二、教育活动与心理学

一个好的人民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不仅应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

律,还必须具有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按照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人民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光荣任务。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说一个机械工程师必须了解机器的构造、性能以及运转规律的话,那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当然更需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规律。不了解这些就想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定向“加工”, 岂不等于不懂得机器的构造、性能及其运转规律,却企图正确地进行产品制造吗?显然,这是不行的。要防止这种盲目性,就必须求助于心理学。心理学在这方面能够提供理论依据,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掌握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

从教学工作来看,教师懂得了心理学关于认识过程的规律,就能使学生比较迅速地、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例如,利用注意的规律,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记忆的规律,可以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同遗忘作斗争;掌握了思维活动的规律,就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如能注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用脑卫生, 培养学生活泼乐观的性格,注意劳逸结合、减轻学生负担,就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就会了解学生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从思想品德教育来看,学习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逐步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时期。要很好地教育他们,必须从各方面了解他们。例如:他们的认识能力如何?兴趣是广泛而又稳定,还是狭窄而又动摇?有哪些才能?情感是否丰富?意志是否坚强?在待人接物上是热情还是冷淡,是谦虚谨慎还是骄傲自大?只有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依据心理发展的各种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的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时,是容易教育的。他羞愧、后悔,需要安慰和帮助。可有的教师不掌握这个心理特点,斥责学生:“你是小偷,以后你好不了啦!”而洞察孩子心灵的教师,却会既严肃又关怀地说:“你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相信你一定能改好的。”当后进生开始变好时,往往会遇到讽刺、打击,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支持,帮助他闯过这一关。心理学在这些方面可以提供许多依据,帮助教师做好教育工作。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虽然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教育、教学工作不是做得很好吗?不是也能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了教育质量吗?其实那只是不自觉地在长期实践中,找到了一些符合儿童认识及其发展的心理特点。如果我们掌握了心理学知识,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自觉地按照科学规律进行工作,那必然会减少摸索过程, 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肃清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影响,同时对于自我教育、自我了解、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有直接的帮助。如果你是学校的领导干部,学习了心理学可以在领导教育、教学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所有这些都说明,学校教育是需要心理学的。

(一)什么是心理

提起心理,有些人总感到神秘莫测,常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就能猜度人心,甚至有人把心理学研究与算命、看相等活动等同起来。过去,还有人把心理理解为脱离人的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宣扬灵魂不死的观念,什么灵魂上天便成神,灵魂入地便成鬼。这些都是对心理的误解,是无稽之谈。

要了解心理究竟是什么?必须先弄清楚两个问题:

一是心身问题,即心理与生理的关系问题。有人主张心生相等论,把心理看成就是生理,这实质上就是取消了人的心理。有人主张心生平行论,这是一种二元论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科学的心理学关于心生关系的理论是:心理是在生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生理活动是心理的物质基础。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心生的关系还应当具体理解为:心理是人体,特别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这就要与中外历史上一个长时期把心理和心脏联系在一起的不科学的说法区别开。人脑产生心理可以从双头人的心理有所不同和大脑受到损伤者其心理活动要发生变化的现象得到证明。

二是心物问题,即心理与外界实物(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这里也有两种不正确的见解。一种是心物等同论,如庸俗唯物主义观点便是。另一种是心物平行论,如我国古代宋尹学派的观点便是。当然对这两种观点我们都是不同意的。科学的心理学则认为,心物关系是: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对象。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心物的这种关系还可具体理解为:第一,客观性。外界事物是什么样子,头脑中反映的也是什么样子,二者是近似的。第二,主观性。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世界观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完全相同,它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这是主观性的表现。第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一员,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因素。在不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同,心理也不相同, 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具备人的心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心理下一个定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二)心理的分类

人的心理现象是丰富多彩的,心理包括的方面很多,有低级的,有高级的,有简单的,有复杂的。人在一切实践活动中,在劳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都有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清醒着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的,因而也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都很熟悉的。比如:我们听到声音,看到光亮, 尝到滋味,闻到气味,摸到物体的软硬,感到内脏的活动和疼痛等等,这些都是感觉和知觉。我们时常在记住很多的事情,并能回忆起以往的经历,对于听过的歌声话语、看过的音容笑貌,在多少年以后,还能记起,这是记忆。人不只能反映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能凭借着人所特有的语言,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事物的本质,探索和揭示宇宙的奥秘,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这是思维。我们还可以想象出古代身着树叶、手持石斧的原始人,想象未来, 这是想象。这些是心理的认识过程。人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就实现着对客观世界的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然而,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并不是冷漠地、无动于衷地、消极地认识世界的,而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并根据自己的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或疏远的态度。这是心理的情感过程。人们还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带着一定的情感,为着一定的目的,在克服困难中对客观世界发生反作用。这表现在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中。在

行动之前制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下决心、勇敢果断地实行计划。这是心理的意志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和意志,所有这些都是心理现象,或叫做心理过程。它们彼此之间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又是互不相同的。各种心理过程,作为人脑反映现象的形式,是人类共有的。

人的心理现象不仅有人类共同的、一致的一面,而且还有因人而异、互不相同的一面。比如,在认识事物时,有的人认识深刻,有人肤浅;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记得牢,有人忘得快;有人考虑问题喜欢钻牛角尖, 有人善于随机应变,灵活机敏。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有人热忱,有人冷淡; 有人容易激动,可是事过则淡漠,有人表面上平淡,而感情深沉。在行动上有人勇敢顽强,有人则怯懦、软弱;有人有毅力、有恒心,有人则半途而废; 有人目光远大、乐观,有人目光短浅、悲观;有人踏实、勤恳,有人轻浮、怠惰;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高傲自大。真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心理不同,就如同人的面貌不相同一样),人的心理是千差万别的。这种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的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就叫做个人的心理特征(简称个性特征),它包括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

人的这些复杂多样的心理现象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发生和发展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 这是说知、情、意三者的关系。而心理过程和个人的心理特征也是彼此互相影响的:一方面,人的心理过程都发生在具体的人身上,都有个人的特点;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又都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这些心理现象相互联系、交错进行,就构成了人的完整的心理面貌。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它们加以分类。关于心理有两种分类法,即三分法和二分法。以上列举的心理现象是属于三分法。

三分法和二分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把心理过程划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后者把心理过程划分为认识和意向两个方面。

二分法者认为,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对待客观世界的任务有二: 一是认识世界,这反映到心理上就是认识过程;二是改造客观世界,这反映到心理上就是意向过程。这种分法也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

三分法

   感知

  

 

   记忆

 认识过程 

   思维

   想象

   注意

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心理 

意志过程

兴趣

能力

 个性特征 气质

 

  性格

二分法

感知

表象

 认识过程想象

  思维

  记忆

心理过程

动机

心理

 兴趣

 意向过程注意

 

 

 

 智力

 

能力

情感

意志

个性特征

 气质

 性格

(三)什么是心理学

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学,就要抓住一个定义、两条规律、三大特点。

一个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前面我们讲了人的心理包括认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大方面。换句话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里我们强调研究的是人的心理, 是因为动物也有心理,只不过动物的心理没有人的心理复杂、高级罢了。近年来,不少心理学家在研究动物心理时,发现大猩猩和黑猩猩能掌握不少的手势语言,其心理是相当高级的。

人的心理活动尽管是复杂多样的,但它的发生、发展仍然同物质现象一样是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的,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客观的。尽管研究人的心理的规律远比研究物质、地质、人体要困难得多,然而,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从简单的感知到复杂的思维,从心理过程到个性特征,它们是如何发生、发展的诸问题,毕竟是可以研究、可以认识的。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心理学也就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两条规律:一条是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对象。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人的任何一种心理现象无一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只是为产生心理现象提供了可能性。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人的心理。

客观现实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包括大自然、人改造过的自然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等。自然界虽然对人的生活是不可缺少的,直接影响着人的机体成长,但对人的心理更多地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活。因为人是社会的人,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着,离开了社会便失去了人的本质,当然也会失去人的心理。因此社会生活才是人的心理产生、发展的根本源泉。人的心理从简单的感知觉到复杂的思维活动以至个性品质的形成,凡人脑所反映的一切,都是从客观现实中“取材”,而以映象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离开了客观现实,人的心理就不能产生。

学校教育中,对于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家庭、不同社会环境中,受到不同教育影响的学生,由于他们所反映的客观现实不同,其心理的内容以及发展的速度、水平和方向都会有很大差别,其心理面貌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比如,建国后 17 年,社会上移旧俗、立新风,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逐步形成;学校中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继承革命传统,树立革命理想,生活艰苦朴素,学习上刻苦钻研,遵守社会公德;全国上下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学生的心理面貌自然就好。而在十年动乱中,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整个社会风尚被败坏了,孩子们所见所闻的是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是提倡“零蛋光荣”、“不学 ABC, 照样干革命”等现象。少年儿童从懂事起就接触这些社会现实,心理自然要受到严重的扭曲。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风尚不断好转,社会开展学雷锋、提倡“五讲四美”等活动,青少年心理上反映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必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面貌。我们掌握了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基本观点,对于学生心理的各种差异及心理的复杂性就不会感到奇怪。教育是育人的工作,育人要育心。那就必须以学生心理的源泉——从小到大的社会环境、所受教育等客观现实为立足点,辩证地、发展地来看待学生的心理,并且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措

施,发挥教育职能,促进学生心理朝着时代、教育方针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另一条规律是: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如何证明心理

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呢?这可以通过近些年在治疗脑病的过程中对大脑不同部位进行刺激和切除的方法来证明。比如,摘除皮层的枕叶可以引起对光刺激反应的失调;摘除皮层的颞叶可以引起对声音刺激的失调。这说明视觉与皮层枕叶有关,听觉与皮层的颞叶有关。额叶某些部分受了损伤,人就不能说出复杂的语言,不能说出他所想说的话。如果摘除动物整个的大脑皮层,它们就会失去一切心理活动。

现代生理心理学证明,人的大脑两半球有不同的分工,一般人的左半球是优势半球,在这里实现着语言、抽象思维、形成概念、数学计算等第二信号系统(即在词或语言的刺激之下形成条件反射)的机能;而右半球却实现着较好的思维形象、非语言的图形知觉、空间知觉、音乐表象等第一信号系统(在具体刺激之下形成条件反射)的机能。两个半球之间又有神经纤维束紧密联结。如果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大脑两半球的两种信号系统活动很好地协调起来,就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我们掌握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这一规律,就必须在

教育、教学工作上,遵循学生大脑生长发育的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都有生长、成熟、衰老的过程。学生的大脑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人脑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的。一般来说,人的大脑皮层约从九岁开始,按照枕叶—颞叶一顶叶一额叶的顺序逐渐趋于成熟。孩子出生后,大约在四五岁左右,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一个加速期,之后处于较平稳的发展过程中; 到了十三四岁进入青春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又有若干加速;在十四岁左右,儿童的大脑才基本发育成熟。这些科学事实,为发现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关键期)提供了依据。有人研究表明:二至三岁是发展儿童口头言语的关键期;四至六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小学四年级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十三至十四岁是抽象逻辑思维起步的关键期;十五六岁是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定型的关键期。十七八岁是青春期发育基本完成,由半成熟半幼稚的少年时代转入成熟的青年时期的转折点。如果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遵循学生大脑发展的规律,抓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就一定能够加速人才培养的进程。

除了以上两条基本规律之外,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还有各自的特殊规律,如感知的规律,记忆的规律,思维中的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等等,以后各章将要详细阐明。

三大特点:第一,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说它年轻,是因为心理学从 1879 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起,到现在不过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中国出现则历史更短。清代末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办,中国开始介绍西方和日本的教育心理学著作,1906 年我国才编写第一本心理学著作,1907 年才翻译了第一本国外的心理学著作。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两千多年以前,在古希腊, 心理学就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过一直从属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我国古代的著作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关于心理学问题的理论与资料,不过还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有待我们去开拓发掘。

第二,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也有社会科学的性质。这是因为人

的本质及其心理活动,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因而心理学就不可能单纯地属于一种科学。心理学的分支很多,有的偏于自然科学,如生理心理学; 有的偏于社会科学,如社会心理学;有的则大致居于二者之间,如工程心理学。

第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普通心理学就是研究理论的。心理学应用的范围很广,人有多少活动领域或部门,就有多少应用心理学。如工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航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缺陷心理学等等。各门应用心理学都有各自的课题需要研究。

总之,心理学是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所从事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需要心理学指导的,我们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当然也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我们要成为教育的行家,就必须遵循心理学的规律,因此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就势在必行。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