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格特质差异

人格特质是所有的人共有的,但每种特质在量上因人而异,这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格上的差异。

人格特质的差异研究分两类:一类是非统计性的,这主要采用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的方法来划分人格特质,偏重于个体的各种人格特质的质的不同,比较特质之间的独立性。另一类是统计性的,这主要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划分人格特质,偏重于个体的各种人格特质的质的不同,比较特质之间的独立性。另一类是统计性的,这主要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划分人格特质, 偏重于个体间相互人格特质的量和差异,比较特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一)奥尔波特的研究

奥尔波特(G.W.Allport)是最早对人格特质进行科学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格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组织,它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最终实在。它除了能对刺激产生行为外,还能主动地引导行为。它能使许多刺激在功能

上等值起来,使不同的刺激能导致相类似的反应。例如,具有谦虚特质的人, 在不同的情境中会做出相类似的反应。当他和领导一起工作时,会做出小心、谨慎、顺从的姿态;当他访友时,会表现出文雅、克制;当他遇见陌生人时, 会显得害羞、尴尬的样子。又如,具有强烈攻击性特质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做出类似的反应。当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通常表现出盛气凌人或专横拔扈;在体育竞赛中则会表现出争强好胜、竞争性强的特点。反之,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即使对同一刺激物,反应也会不同。一个具有友善特质的人与一个具有怀疑特质的人对陌生人的反应可能是两样的。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上的差异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

共同特质指的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人格的共同特质又可分为表现性特质和态度性特质。

表现性特质。它在支配适应行动的动机系统中使行动具有一定的特征, 包括支配性——顺从性,扩张性—退缩性,坚持性—动摇性等三个共同特质。态度性特质。它在对待情境的顺应行为中所具有的对己、对人和对价值的态度,包括外倾性—内倾性;对自己的客观态度—自我欺骗;自信—自卑;对他人的合群性—孤独性;利他性—自私性;社会智力高—社会智力低;对价值的理论性—非理论性;经济性—非经济性:审美性—非审美性;政治性— 非政治性;宗教性—非宗教性等十一个共同特质。奥尔波特把这 14 种共同特

质连同心理和生物基础的 7 个项目,制成包含 21 个项目的“心理图象”,来评定一个人的人格。(表 25)

三、人格特质差异 - 图1

奥尔波特认为,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只有个

人特质才是真实的特质,共同特质只是为了测定复杂的人格特质而抽取出来的概念。因而,他主张人格心理学家应集中精力研究个人特质,而不是研究群体的共同特质。他认为用个人的史实记录(如日记、信件、自传等)来研究人格的个人特质是最有效的方法。

奥尔波特认为,不是所有的个人特质对一个人的人格都具有同样的影响。那些几乎影响着个人全部行为的特质,叫主要特质;那些用来刻画一个人的特性的倾向,叫中心特质;那些对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影响不大的特质叫次要特质。主要特质具有极大的渗透性和弥散性,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的地位。次要特质对行为的渗透性极小,它接近于习惯和态度,但比习惯和态度更具一般性。比如老王助人为乐、关心集体、关心别人是他的主要特质, 而爱吃甜食是他的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的研究

卡特尔(R.B.Cattell)是美国心理学家,他把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看作是一种心理结构。人格特质是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它表现为相当持久和广泛的行为倾向。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人格特质。他从三个方面搜集原始资料,即生活资料(L—资料)、问卷资料(Q—资料)和测验资料(T—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复杂的因素分析,从各种变量中求得大量的相关,经数学处理把这些资料归结为少数基本特质。

卡特尔把各种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前者是外部观察到的行为反应,后者是决定外观行为的潜在变量。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只能说明现象,根源特质才是人格的本质,它是一个人人格的建筑材料,它实际上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如表 26。大胆、独立在个体身上直接表现出来是表面特质,经过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它们的共同根源特质是“自立性”。而根源特质各自独立,并普遍地存在于各种不同年龄和不同社会环境的人身上,只是每个人身上强度不同,就象每个人都有智力,但每个人的智力都不相同,这就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此外,各个根源特质的深度也不一样,根源特质越深刻,则这些特质就越稳定,对行为的效应也就越全面。卡特尔根据根源特质制订的《16 种人格因素问卷》对预测职业和学业成就起了重要作用。

表 26 卡特尔的 16 种人格根源特质

人格因素

名称

低分者特征

高分者特征

A

乐群性

缄默、孤独

乐群、外向

B

聪慧性

迟钝、知识面窄

聪慧、富有才能

C

稳定性

情绪激动

情绪稳定

E

恃强性

谦逊、顺从

支配、攻击

F

乐观性

严肃、审慎

轻松、兴奋

G

有恒性

权宜、敷衍

有恒、负责

H

敢为性

畏怯、退缩

冒险、敢为

I

敏感性

理智、着重实际

敏感、感情用事

L

怀疑性

信赖、随和

怀疑、刚愎

M

幻想性

现实、合乎成规

幻想、狂放不羁

N

世故性

坦白直率、天真

精明能干、世故

O

忧虑性

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忧虑抑郁、烦恼多端

Q1

实验性

保守、服膺传统

自由、批评、激进

Q2

独立性

依赖、随群附从

自立、当机立断

Q3

自律性

矛盾冲突、不拘小节

知己知彼、自律严谨

Q4

紧张性

心平气和发

紧张困扰

(三)艾森克的研究

艾森克(H.J.Eysenck)是英国心理学家。他认为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稳定的持久的组织。这个组织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的独特的顺应方式。性格是稳定的动力系统,气质是稳定的情感系统,智力是稳定的认知系统,体格是稳定的身体形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艾森克应用标准分析法进行人格特质的差异研究,用统计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得出人格特质的两个基本维度,即情绪稳定性—神经过敏性;内倾—外倾。艾森克以内外倾为纬、以情绪为径,组织起基本的 32 种人格特质,并且也把四种气质类型相应地表现出来,这种人格结构的二维模型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见图35)

我们从图 35 可以看出:

  1. 人格的不同维面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稳定外向维面与多血质有关,稳定内向维面与黏液质有关,不稳定外向维面与胆汁质有关,不稳定内向维面与抑郁质有关。

  2. 稳定外向维面包括善交际、开朗、健谈、易共鸣、随和、活泼、无忧无虑、领导力 8 种人格特质。稳定内向维面包括被动、谨慎、深思、平静、

有节制、可信赖、性情平和、镇静 8 种人格特质。同理,不稳定的内、外向

也各有 8 种人格特质。

  1. 根据某个特质得分的多寡,就可以判定某人的人格属于哪一个人格维面。比如,一个人在活泼的特质上得分高,就可以认为这个人属于稳定外向维面;一个人在节制的特质上得分高,就可认为这个人属于稳定的内向维面。

以上可以看出艾森克通过因素分析法,根据内倾—外倾和稳定—不稳定

两个维度对人格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