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格差异与教育

心理学研究人格差异,就是为了在教育和心理治疗方面为教师提供心理依据。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智力,也形成和发展了个性, 学生在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的行为问题。培养学生适应良好的健康人格,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就人格差异与教育的关系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具有学校心理学的知识

人格教育的心理学意义是要培养一个能适应环境和周围人的心理健康的人。人格适应是人格培养上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学的知识对教师、校长都是必须具备的。因为学校心理学阐述了对人格的测量、评价,对学生的不适应行为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找到了教育干预的具体办法。一个好的教师是具有深入了解学生个人问题的洞察力的人,是一个熟知学生各种行为不适应的人,并能觉察和检测到不适应行为的征兆,从而采取措施,大力帮助学生形成人格适应的习惯,以培养学生具有完整健康的人格。

(二)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人格

集体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培养优秀集体,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和价值观念,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学生在集体中可能形成亲社会的、集体主义的、人道主义的人格特征,但也可能形成反社会的、利己主义的人格特征,这就取决于教师精密细致的工作,因此,教师要有严格的常规管理,树立优良的班风、学风。班风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心理环境,学风是文化环境。好的班风使人精神振奋积极向上,好的学风使人热爱学习刻苦认真。在集体中还要有融洽的师生和同学间的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人格

一个人的人格,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课外和校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让学生在自身的多种活动中掌握自己的愿望和志向,并使这些愿望和志向成为他良好个性的内容,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

(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包含着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及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

自我认知是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身个性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教育的基础,自我认知的成熟水平反映出学生的自主、自律、自治的意识。自我认知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削弱并克服自我认知中不健康的部分,将知、情、意、行融合为一体,组成合理的自我调节系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2.自我体验的深化

情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正确的认知,正是获得肯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之后,才被纳入个体观念体系并转化为信念的。列宁有一句名言:“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①情感的深化在学生自我教育中,具有调节、动力、强化、感染、迁移、信号等作用,自我体验贯串于

① 《列宁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255 页。

自我教育的始终,是一种动力因素。3.自我控制的监督

自我控制其实质是培养意志力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既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过程,又是训练,发展意志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按社会要求,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学习活动提出自我要求,并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能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人具有健全良好的人格。

4.进行主体内省

主体内省,是一种批判性的反思心理,表现为对自己行为价值标准的掌握和判断,进而产生对行为的控制。在学生自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主体内省起着根本性作用。即主体的我以宏观参照系(理想、抱负)和微观参照系

(日常行为规范)来对照自己,修正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唤起正义感、道德感、责任感,激发上进心理,形成良好性格,锤炼个性。

除此之外,教师对适应不良学生还可采取以下措施:如适宜的课程;有效和合适的教学;对同伴关系的督察;教师对适应不良学生的具体指导;教师与家长的密切合作等等,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