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

对于有不良品德倾向的学生,作为教育者,应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看到,他们虽然犯有错误,但仍然是祖国的花朵,不过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毒害留下“伤痕”而已。我们要像对待重病的孩子一样,对他们进行精心治疗和护理,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成为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其次,要看到青少年学生思想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在不利的条件下容易变坏,在有利的条件下也可以变好。要看到品德不良学生存在着自尊心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好胜心和不能取胜的矛盾,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我们就是要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和上进心,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对于这些学生只能采取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近他们、团结他们、鼓励他们前进”的态度。要立足于教育, 满腔热情地关怀和挽救他们。实践证明,经过教育,他们完全可以消除自己的缺点,并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当然,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协调一致,坚持不懈地进行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这些学生要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使他(她)们在头脑中逐渐形成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由于品德不良学生具有与正常学生不同的心理缺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又必须考虑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采取有力的教育措施,工作才能奏效。

转变品德不良学生要做到: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对他们的教育应特别注意: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好转化工作,改造后进的学生,要把感化教育与说理教育结合起来。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要和风细雨,而不是急风暴雨或简单粗暴;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而不可要求过高,操之过急;要用启发式、讨论式,不要用说教式、家长式; 要从实际出发,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而不是把他们排斥于活动之外。活动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可以陶冶青少年的情操。不少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往往是从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开始的。

下面就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教育问题,提供心理学依据:

(一)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使学生确信教师的真心实意

由于我们对品德不良学生指责和惩办多于赞扬和鼓励,所以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误认为周围的人对他们都是抛弃的。甚至对待真心实意教育他们的老师,也常常持以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的反常态度。这样,教师的教诲在他们身上就很难生效。

为了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入情入理方能入心。要想转化,先要感化。要多方面地关心他们,诚意地帮助他们。要满腔热情地和他们交知心朋友,耐心细致地开导他们,使他们相信教师的善意,从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到教师的一片真诚之心,把教师当知心人。同时可以用一些感人肺腑的事迹,启发学生的觉悟,拨动他们的心弦。许多失足学生的转化,就是在这种耐心的感化中敞开自己的心灵,觉醒过来, 进而相信党、相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信心、力求上进的。

(二)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点燃他们内心深处“闪光”的火苗品德不良学生的头脑中并不都是消极的东西,也有积极的一面,不过,

消极因素占了优势,成为他们行动的动机。比如,一个失足的学生,开始偷别人的东西时,犹豫、徘徊,只不过是为完成指使者的命令,或为满足自己某种需要而产生的不良行动。当他第一次动手扒窃暴露时,往往脸红、心跳, 有恐惧感和羞耻感,也模模糊糊地认为这些行动是不道德的,感到懊悔和羞愧,这是积极因素的苗头出现。此时,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利用孩子这些积极因素,进行教育和开导,并对他改正错误的决心表示信任,不当众公布他的错误,给他留有改正的余地,鼓励他改正错误。否则,对他只是讽刺、挖苦和训斥或惩罚,就会使孩子在错误的路上滑下去。品德不良的学生心灵上虽然受了创伤,但是他们仍然向往美好的未来,向往受到别人的尊重,向往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是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点燃他们心灵上的火苗,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由于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往往十分微弱,并且常常被消极的东西所掩盖,致使教师看不到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从而对他们失去信心。因此,在转变品德不良学生时,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和善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品德不良的学生转变为品德良好的学生。

(三)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学生品德向好的方向转化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这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行为过程的一般规律。所谓醒悟,就是指犯错误的学生感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险性,开始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这种认识一般的是在事实的教育和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行动的严重后果时产生的。此外,每当他们遇到一位新老师,来到一个新集体,或受到一次触动他们的思想教育时,他们渴望有一个新起点,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希望进步的火苗会重新燃烧起来。这时,老师要掌握这种心理,给予及时鼓励和帮助是很重要的。所谓转变,即指这些学生开始在行动上有了改正错误的表现。教师应抓住学生醒悟和转变的良机,加紧工作,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努力促其转化。对他们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使其进步的愿望变为进步的行动,并使其正确的行动不断地得到强化而巩固下来,抓住学生思想转化的关键,对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有重要意义的。反复是指学生转变后又重犯错误而言。品德不良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现象。这些学生的进步不可能是直线前进的,而往往是迂回曲折、螺旋式上升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特别谨慎,在学生反复犯错误时,不要损伤他们微弱的上进愿望。学生出现反复时,教师绝不能气馁或放弃教育,应该抓“反复”, 反复抓,找出反复原因,在反复中前进;在反复中寻找积极因素,坚持不懈地做工作。教师要善于从“出事”和“反复”中了解他们,善于从“反复” 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引导他们前进。因此教师不但要允许学生反复,而且要对他们的反复、动摇有足够的精神准备,从而更耐心、更细致的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教师对品德不良的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更要有教育家的风度。学生的行动不再出现反复和动摇时,就进入巩固时期了。持久的巩固, 就进入了稳定期。这时学生就能按正确的道德观念行动,并形成稳固的良好品德。

(四)点燃学生自尊心的火种,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犯过错误的学生有着自卑、自暴自弃或反抗的心理,同时也存在着自尊心理。这种自尊心,促使学生维护自己在集体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让这进步的星星之火,去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当然,个人自尊心的片面发展,也可能产生光顾个人荣誉而不考虑集体利益,或拒绝别人意见的现象。为此,必须使学生在个人自尊心的基础上养成集体荣誉感。

通过集体活动帮助品德不良学生克服缺点。教师对品德不良的学生要关心和爱护他们,吸引他们参加集体生活和集体工作,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人们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情绪体验,它促使人们珍视集体的荣誉,根据集体的要求与利益行动,养成自觉为集体服务的精神。集体荣誉感是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之一。一般说来, 为了集体的荣誉,并受到集体舆论支持和鼓励的良好行动,容易促使学生坚持与发扬;而相反的行动,就容易促使学生否定它,克服它。因此,健康的舆论和集体荣誉感是发展学生良好品质、制止不良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

具有不良品德的学生,不但缺乏集体荣誉感,而且也缺乏强烈的自尊心。但是,一个品德不良学生的头脑中同时存在着自卑感和自尊心两方面的因素。因此,为了点燃学生自尊心的火种,教师要更多地采用赞许、表扬、奖励、信任的办法,设置进步生、积极分子、三好学生、优秀生等荣誉称号, 以激励学生上进,是培养自尊心的有效办法。

(五)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是非观念薄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一些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之一, 也是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非观念差的学生,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时, 及时辨别并加以制止;犯了错误后,也不会很快产生改正的意向。因而一错再错,变成品德不良的学生。所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使学生自愿改正错误行为与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辨别是非能力是在无产阶级思想品德教育和正确舆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提高的。也是通过他们自身的实践,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不断进行比较、区分和识别各种是非、善恶的行为,不断在头脑中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帮助犯有过错的学生辨别是非的方法是多样的。比如,坚持说理教育, 组织舆论,开展思想斗争,提高学生对道德行动评价的能力;以奖为主,奖惩分明;树立榜样,提高学生学习榜样的自觉性等等,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进行榜样教育,是适合学生模仿心理的需要的;而且作为教育的手段, 它也完全符合学生认识的特点。榜样,使学生更具体地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说理教育的一种直观形式。模仿是对榜样的一种效法。由于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往往对坏榜样的模仿就成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在矫正不良品德时,消除坏榜样的影响,树立新的代表无产阶级高尚品德的榜样,指引学生去模仿,是很有必要的。

榜样的树立,必须和说理教育结合进行。教师应激起学生改变错误行动的愿望和寻找榜样的需要。选择形象鲜明、特点突出、事迹生动,而且便于模仿的人和事,特别是后进变先进的人和事,作为学习的榜样,是激起学生愿望、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效方法。这种榜样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激起学生

的上进心,从而弃旧图新、树立新风尚,往往能产生教育者难以估量的效果。

(六)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动习惯

学生已形成的不良行动习惯,是不合理的需求与错误行动方式之间建立的巩固联系,要改变是不容易的。由于错误行动总是在一定的诱因影响下, 受到内部错误观念的支配而通过一定的行动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对一种错误的行动的矫正,既要改变不合理的需求,也要尽可能控制诱因的条件。因此在矫正错误行动的初期,切断诱因是必要的。如让学生更换环境或暂时避开某些诱因(如同伙的哥儿们,迷恋的对象等)都是有益的。但避开诱因是消极的,因为学生很难完全长期的避开诱因,即使能避开,也不能保证在新的诱因下不犯错误。根本的办法是使学生增强在各种环境的诱因下都不受影响而有坚持正确方向的能力,以及通过学生自身的道德努力来矫正不良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不能光是一味禁止、惩罚,应创设新环境使学生锻炼意志力,培养独立地与外部诱因作斗争的能力;并在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新的行动习惯。意志努力,在矫正不良品德中具有很大的作用,而意志努力只有在艰苦的自我思想斗争中,才能锤炼出来。

在形成新的正确的动机与新的正确行动习惯的基础上,可通过一定的考验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得到锻炼的机会。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尊严感。在考验中新的高尚的动机战胜了旧的不良动机,学生的意志力得以提高。通过考验,坏习惯受到抑制和进一步的削弱,高尚的行动得到加强。但要注意,考验应在一定基础上在有监督的条件下,慎重地、有步骤地进行。

(七)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的错误行动与不良品德,应视年龄、个性、错误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一般说,年龄小的学生产生某些不道德行动,常常是由于不了解或不理解道德行动准则并出于好奇心而产生的。对于他们应当多进行正面诱导,如肯定他们的优点和积极因素,指出行动方式的不当,指导他们应采取什么方法来实现目的。也可以通过让他们担负某些不容再犯错误的工作,在活动中矫正不良行动。还可采取信任的方法,如表示相信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和勇敢承认错误与改正错误等。比如,北京西城工读学校的学生到颐和园去活动,他们穿着整洁一致的服装,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走在大路上。路边的人用夸耀的口气问:“这是哪个学校的?”工读学校的学生说:“清华大学的”,该校校长循循善诱地说:“你们以后敢说是工读学校的,就更进步,说我过去犯了错误,现在改了!”从而激发他们改正缺点的决心,增强改正的信心。对于年龄较大学生的不良行动,就可采取较严厉的教育方法。但也必须根据他们错误的严重程度与性格特点,区分初犯和屡犯、男生和女生、态度的好坏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教育。因而,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时,教师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细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去进行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品德不良的学生,只要我们热情地关怀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摸透他们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就能使他们中的大多数按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健康成长,成为祖国合格建设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