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道德认识是一种对于是非、好坏、善恶的行动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的行动总
是受人的认识支配的。所以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道德认识也要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个阶段,才能认识道德的本质,从而获得道德的知识。道德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对社会行动的是非、善恶准则的认识。各人的认识水平不同,有快有慢,有深有浅;再加上所受到的思想观点的影响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道德认识,从而产生不同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的基础。通常一个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都受道德认识的调节和支配。因此,一个人的道德认识越明确,道德情感就越鲜明,道德意志就越坚强,道德行动也会更高尚。反过来, 道德认识也受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习惯的影响。人们通过道德的认识活动,就逐渐形成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并学会运用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进行道德评价。所以,道德认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道德观念、道德概念和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是运用道德观念、道德概念进行道德评价的过程。
(一)道德观念的产生
道德观念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人脑里留下的表象。道德观念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感知活动来实现的。人们多次感知某些道德现象,便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表象,这是道德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
学生从幼年起,就不断地接触和感知到各种道德行动的现象,并从成人那里获知对这些道德行动的好坏评价。可以说,学生对是非、好坏的认识, 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依靠成人对他们的各种行动的褒贬而逐步学会,逐步提高的。正是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表象,而后学生根据头脑中已形成的道德表象,逐渐独立地认识人们行动的是非、好坏。当学生的道德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时,他们对道德行动的评价、判断,多是从行动的表面现象或某些外部特点,或者以行动的直接后果来判断它的好坏, 而未能深入认识道德行动的本质。有的研究认为,大约九岁以前的儿童的道德认识,多数还处在道德表象的感性认识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的道德表象也就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道德概念。
(二)道德概念的掌握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概念是指社会道德本质特征的反映。道德概念是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
认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根据道德概念去认识人的行动,揭示行动的本质特点,并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行动的是非、善恶。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不像幼儿那样只是直观地去认识道德现象,而能够概括地认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只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社会的公德、做人的标准,认识到行动准则及其意义;懂得什么是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冒险、正义与非正义的道德界限;以及必要的礼貌和虚伪客套的界限,尊敬师长和驯顺奴性的界限,天真活泼和放任撒野的界限等,才会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和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动。还要使学生认识道德的善果和不道德的恶果;认识个人与集体的正常关系,从而知道应该怎样按照社会道德的准则去行动。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概念的教育。
道德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道德概念的形成依赖一系列条件。首先,它依赖于形象的事物和感性经验。形象的、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道德概念的基础。当有了感性经验时, 道德概念的形成就顺利。其次,在不同的情况下,把道德行动的动机、效果进行比较和概括,对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概念有重要作用。再次,把道德行动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很好地结合起来。道德行动不具有个人意义,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但只有个人意义,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道德行动。当学生了解社会意义时,才能对道德行动的原则性有所理解。
(三)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它是“情”和“理”的合金。当一个人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念正确,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伴随着内心体验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它是一个人认为自己必须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认知,是一个人活动的理性基础,这种理性基础使人对某种社会道德义务的正确性真诚信服,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有意识地自觉地完成某种行动。因此,道德信念是推动一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的动力,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它可以引起个体情绪情感上的种种体验,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关键因素。一个人形成了的道德信念,就无须外力的监督、检查,品德教育不可忽视道德信念的教育。
道德信念是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理想紧密相联的,并受到它的支持。每一个人步入青少年时期后都要考虑到自己的信念问题,要考虑选择人生的目标和道路,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生活,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如何看待幸福、荣辱、苦乐、生死、事业、友谊和爱情等等信念和人生的问题,因此,研究中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年龄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道德信念具有不同的质的特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只是建立了形成道德信念的前提;三四年级开始有了道德信念萌芽,表现出道德方面的愿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开始表现出某种自觉的道德信念。从少年期开始,真正概括、深刻而坚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笔者研究认为初中阶段是一个人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它为高中阶段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一定的基础。
国外关于道德信念的研究并不多。在美国,费希本(M.Fishben)和艾森
(J.Ajzen) 1984 年提出了合理行动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有两个因素影响行动的意图:一是个人对人、物、事件的态度或评价,即信念;二是个人对于采取这个行动的主观规范。规范是群体中的行为标准。主观规范是个人主观上认为的行为标准。对我们从事某个行动的意图来说,态度和主观规范应当一致,在某些情况下,在决定行动意图上态度超过主观规范。在另一种情况下,主观规范超过态度。这种理论在解释态度和行为关系上有一定的见解, 提出了信念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前苏联,敏钦斯卡娅(Н.А.Менцинская)重视对世界观的研究,她主要从个性与周围社会,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发展特点方面来研究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丽普金娜(А.И.Лпикина)着重研究了世界观中道德成分的形成。她们都没有重视信念对世界观形成的作用。
道德认识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转为道德信念呢?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主要是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动的经验和富有感情色彩的体验。
使学生领会某些道德知识与要求并接受有关的指导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想把这些知识与要求真正变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成为他们日常行动中经常起作用的动力,就需要通过身体力行,使这些知识被个人经验及集体经验所证明,并被实践后果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所丰富和加强。当学生亲身体会按一定的道德要求行动给集体、别人带来好处,得到了舆论好评的体验时,他们才会更加具体地认识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并且产生按这一要求继续做好事的愿望。心理学研究指出,使学生获得行动经验,光靠个人经验是不够的,只有当个人经验被集体的经验所证实时,学生才会坚信道德知识与要求的正确性。例如,老师告诉学生不守纪律会妨碍自己和别人的学习,但如果他发现全班学生对于他的不守纪律行动没有任何谴责的表示,那么,他所领会的纪律要求,就不一定会经常发生作用。因此教师就应该创设某些条件,使学生得到与良好道德要求相应的经验。这样,才能使道德知识变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坚定的道德信念到青年期才形成。青年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已能从共产主义观点来理解个人的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道德行动规范,因而,青年的道德信念更为稳定,更加富有独立性。所以,只有当学生的道德认识进一步发展,认识道德行动准则的意义,并且把它与自己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对道德准则坚信不渝、坚决执行时,道德认识才发展成为道德信念。
利用集体舆论,强化教师的言语,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例如, 在学雷锋的行动中,不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雷锋,知道了怎样才算学雷锋、做好事,而且在做完以后,对这种行动要有集体舆论的赞扬,使学生坚信学雷锋是光荣的,是会给社会和别人带来好处的;是新社会的风尚,人人都应该学雷锋。这样,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和继续做好事的愿望及要求。
同道德信念相关联的是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是关于自己未来的道德面貌的想象。少年的道德理想是富于形象性的,现实的、历史上的、文艺作品中的一切为少年所钦佩的人物都被当作道德理想的化身。少年开始能把自己的行动同理想人物的行动进行比较,来加强自己的修养。青年则以自己所敬佩的多种人物道德品质的综合概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当做自己的道德理想。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建立,是与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密切联系着的,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世界观是一个人看待、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社会进步要求确立的。当人把道德原则与科学的世界观联系起来时,就可以深刻地了解道德的本质,从而获得坚定的道德信念。学生的世界观是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以各种知识、信念为基础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信念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笔者于 1992 年曾对中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作过研究。①研究结果和结论是:
- 中学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中学是开始进入社会、开始思考社会的时期。也是开始思考人生、探究人生,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和道路,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生活、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开始打下人生观底色的时期。也是一个人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德信念的形成将奠定做人的良好基础。中学生时期产生了社会责任感,这个社会责任感将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中学生时期在人生当中只有六年,这个时期是具有时间短、变化快、矛盾多、影响大的富有特色的时期,既是多事之秋,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信念,将奠定其一生中做人的基础,也将有助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 形成道德信念,必须注重道德信念的认知教育
在对中学生进行诚实、勤奋、关心集体的教育中突出了理论学习,突出伦理教育和榜样教育(如伟人的著作和语录)。重视集体舆论(如做学问要诚实,痛斥考试作弊的行为),重视对理想人物的学习以及社会实践中榜样人物的学习,使中学生深信做人要做诚实的人、勤奋的人、关心集体的人的正确性。把这种认识经过理智的有论证的解释,转化为自己的信念,从而对做一个诚实、勤奋、关心集体的人的信念,使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肯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表现在行为上的一贯性和稳定性。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观念的正确性坚信不移。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是基础,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规范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对它们的认识越清楚、理解越透彻,就越认为有价值。评价就是确定价值。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反映,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即热爱或仇恨、喜爱或讨厌、尊敬或轻蔑、接近与疏远等等。行为倾向是由认知情感成分决定的,按照赞成与否产生行为的可能性。因此道德信念的形成必须重视认识的理论教育。
- 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大体上经过模仿、信服、内化三个阶段。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言行的刺激影响,依照他人言行举止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与之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活动。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人类具有相互模仿的能力,也具有对脑力劳动方法的模仿。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提供的理想人物——居里夫人、华罗庚、吴运铎,以及社会实践中活生生的具体劳动者,都为中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提供了榜样。榜样的存在是模仿的条件,引起中学生模仿的是非控制性的社会刺激,模仿是自愿发生的,他不需要通过社会或学校的强制命令。从道德信念形成过程来看,中学生的模仿更多是有意模仿,是对榜样人物内部的、实际内容的模
① 章永生:《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1 期。
仿,是对榜样人物思想、风度以及脑力劳动方法的模仿。
信服就是对榜样人物的相信和佩服,是带有情绪情感色彩的自愿地接受他人要求。信服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感成分,信服的程度往往决定于榜样的吸引力。
内化是道德信念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榜样的观点,这意味着个人已经把新的观点、新的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信念体系,成为自己信念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道德信念的内化是经模仿、信服的作用,与自己原有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协调一致的理智过程。比如,要做一个学问上诚实的人的道德信念达到内化程度的中学生,在任何考试场合中决不会去作弊。
- 中学生道德信念具有情绪情感色彩、社会性、稳定性、习惯性、内隐性的特点。
根据实验研究,我们认为中学生道德信念具有以下特点:
①带有情绪、情感色彩。按信念去行动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②道德信念的社会性。任何道德信念都不是先天具有的,都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道德信念具有社会性的特点。比如,在前几年政治思想工作比较薄弱时,一提要学雷锋,要关心他人,中学生都哈哈一笑了之,而如今则不同了,大家争着做好事了。
③道德信念的稳定性。就是说中学生道德信念一旦确立,就比较难于改变。形成了勤奋学习的道德信念,有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刻苦勤奋地攻读难题, 从而获得知识技能。
④道德信念的习惯性。是指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去行动。如确立了做学问要诚实的信念,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去努力用功学习,而决不会以作弊来获得高分。
⑤道德信念的内隐性。道德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道德信念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它能从个人的言语、表情和行为中间接地进行分析和推测。道德信念是一种内化的理智活动。
- 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的途径
从实验研究的进程和结果来看,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的途径是:(1)认知教育。包括理性的伦理教育和榜样教育;(2)实践教育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如走访平凡的劳动者或劳动模范;(3)集体舆论和强化教师的言语,如做学问要诚实中对作弊行为的分析批判,以及教师对道德信念行为或思想作经常性的表扬,强化将要形成的道德信念;(4)人生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5)防止反面经验与体验,如不让作弊而得高分的学生得到荣誉;(6) 通过各种活动增强中学生评价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中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没有年龄阶段的差异和男女性别的差异。
(四)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对于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道德评价是应用已有道德知识对道德行动进行判断的过程。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它引导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理的行动,为道德行动定向。经常进行道德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使道德知识成为个人行动的自觉力量。
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一般说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过程是:1.最初是在别人评价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开始他们常常只是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以后才慢慢地学会了独立地对别人进行评价。2.在评价时,最初只是注重对行动结果和外部原因的分析,然后依据个人的体验渐渐转向对行动动机的内部原因的分析。3.少年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他们先学会分析别人的行动。然后学会确切地分析自己的行动。4.少年的道德评价还常常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们先是根据一个人行动表现中的某一点,就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结论,以后逐步掌握正确而全面地评价别人的原则和方法。学生道德评价的程度是和他们对道德要求的理解程度以及思维发展的水平密切联系着的,是存在个别差异的。
从一个关于学生对行动的原因和结果的道德评价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向。研究者让学生以两个道德故事作出比较和判断,其中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不愿承担任务,但在提供了客观条件后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另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勇于承担任务,但在客观情况的牵制下没有完成任务。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低年级学生所作的好坏判断,大多着重行动的结果;少年学生较多地倾向于从行动的原因上作出判断;青年学生则倾向于把行动的原因和结果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判断,从是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是否尽到了责任上去考虑问题。(2)我国儿童较早就能从行动的主观原因上作出比较判断。但是,在他们的道德判断中, 能认识到道德行动中任务的重要意义的,即使高中学生也为数不多。因而研究者指出,教育学生认识道德行动的意义,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同他所掌握的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是有关系的。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教师要经常注意道德评价的示范,经常利用教材中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作出简明而正确的评价。同时,还应该利用教育和教学中各个环节,如作文课、写墙报稿、班会讨论和优秀生评选等活动,有意识有步骤地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使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逐渐由现象到实质,由别人到自己,由片面向全面发展。教师应当特别注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因为自我评价对建立道德知识与个人行动间的联系,比对别人评价更为直接,而且有效。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对别人的评价过渡到自我评价,对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