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移的类型
(一)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从迁移的影响结果来分类,可以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先前的学习促进以后的学习叫正迁移(或助长性迁移),妨碍以后的学习叫负迁移(或迁移的干扰、抑制性迁移)。
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从而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这就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正迁移现象。这种迁移的现象,既表现在不同学科之间, 如学习语文有利于学习历史或外语;也表现在同一学科的不同方面之间,如学生打好了数学知识技能的基础,就有利于掌握代数、几何。各种技能之间也是有迁移现象的。
正迁移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棒球选手打高尔夫球,也会打出专业级水平;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在欧洲,有许多人同时懂得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这是由于他的母语与新学习的语言,在文法结构上类似,一个语根派生出不同的语词的因素,具有发生迁移的作用,可是中文在文法、词汇和语法上不同于其他外国语,所以,中文水平很高的人也未必能很快掌握印欧语系的语言。
负迁移表现在学生新旧概念互相混淆,因而产生干扰现象。比如,不正确的书写方式形成习惯以后就难以纠正,这是旧技能对形成正确书写技能的干扰。过分迷恋于课外某方面兴趣的学生,往往难以形成课业的学习兴趣,
这是学习态度间的干扰现象。负迁移一般是暂时性的,经过训练、练习是能够克服的。
零迁移是一种习得的经验,对另一学习不起作用,即两种学习之间无任何影响,迁移效果是零。
(二)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从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迁移可以分成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如图 14。
无论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同样,无论是正迁移还是负迁移,也都有顺向和逆向之分。如表 5。
表 5 四种学习迁移的相互关系
顺向迁移 | 逆向迁移 | |
---|---|---|
正 | 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学 | 新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已掌 |
迁 | 习的知识、技能的积极影响。如 | 握的知识技能的积极影响。如掌 |
移 | 掌握加、减法的学生,容易学好 | 握乘法运算又有助于更加熟练 |
乘法运算。 | 地掌握加减法运算。 | |
负 | 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学 | 新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已掌 |
迁 | 习的知识、技能的消极影响。如 | 握的知识、技能的消极影响。如 |
移 | 掌握汉语语法的学生,在学习英 | 学生掌握了英语语法之后,又可 |
语语法初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 | 能反转来对掌握汉语语法起干 | |
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因而 影响了英语的学习效果。 |
扰作用。 |
(三)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和复杂程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并且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迁移效果的现象叫做横向迁移,也叫做水平迁移。先行学习与后续学习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是某种下位能力的先行学习,进而对更高一级的后续学习发生迁移,叫做纵向迁移,也叫垂直迁移。
比如,学生回家看报刊杂志时,在文章中发现有在学校学习的新的单词, 这是横向迁移;学生学了三角方程中关于正余弦的齐次方程,A/B=cos 的公式,并能有效地利用这一公式计算“由斜面下滑的物体的加速度”等。这些都是横向迁移,它具有正迁移的效果,能起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作用。
纵向迁移在学习中也是常见的,如作为先行学习的加、减、乘法能力的学习,对以后更高级的除法能力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为了学习除法, 必须充分掌握作为前提条件的加、减、乘法的运算。必须具备熟练的下位能力作为纵向迁移的条件,才能进行迁移。由此可见,只有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才能容易发生纵向迁移。
纵向迁移还表现在具体材料对概括性材料的影响(如将牛、羊、马、猪等概括为家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影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