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势的建立与意义障碍的消除
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经常看到,同样的教育措施往往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有不同的反映和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就是与定势现象有关。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人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受先前经验、观点的影响而产生的心向。这就是说,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不是像镜子那样,进行直观的反映,人头脑中先前的一些经验、观点、动机、需要总是会影响着当前的反映。因而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是有准备的,有倾向性的,是经过加工改造的。举个例子来说吧:一个学生小学毕业了,考上了某一中学,如果这个学生在入学前就听哥哥、姐姐或邻居的同伴说,王老师真好,他热爱学生、讲课生动、热情、和蔼,那么学生入学后就对王老师有好的印象,就容易接受他的教育和要求。如果听说李老师厉害,偏心眼,动不动就批评人,真不敢惹,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害怕李老师或情绪对立的心理。教育实践表明,运用好定势规律,改变旧定势,建立新定势,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教师在开学或接任初期,妥善处理好头几件事,如上好
第一节课,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与谈话,处理好第一次课堂偶发事件, 批改好第一次作业,带好第一个班,转变好第一个后进生以及做好第一次家访⋯⋯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积极的定势是很有必要的。教师有了威信,那么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就容易接受。学生若认为这个老师好,有办法,内心钦佩, 他们对老师的教导就爱听,而且乐意按老师的要求去行动。这就是教师给学生建立的定势。
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上还会发生另一种现象:有时学生领会了某些道德要求,却不能见诸行动,或有对立情绪;严重时甚至拒绝接受来自这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是由于学生身上出现了某种“意义障碍”。意义障碍是指心理因素障碍了学生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意义障碍产生的原因有:第一,要求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比如学生爱玩弹弓,老师不让玩, 由于学生有这种需要,你没收了弹弓他还玩,硬性制止就容易产生意义障碍。第二,要求过于频繁而又不严格执行。第三,由于学生经验的局限,对要求产生误解。第四,要求太强制,触犯了学生个性和自尊心。第五,要求或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有反感。第六,由于老师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对老师不信任。由此可见,消除意义障碍,解除对立情绪,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