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内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从本质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代表社会要求的教学目标,不断地内化为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自我需要,这种需要与受教育者实现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异,消除这个差异的愿望和要求就是教学过程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因此,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引起、调整和控制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使“差异”得以消除的过程,是实现老师的“知”向学生的“知”转化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目标内化”的含义。当然,这种“内化”不是过去传统教法中,由教师单一地输出传递信息,学生被动地单纯地接收信息的单向活动,而是一种双向活动, 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两个积极性的双向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在目标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教学难点、重点形成的“疑团”,由学生开展课堂小组讨论。
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先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分析。
如在讲到“商品”这一概念时,学生结合目标预习习题中的选择题,从具体到抽象,就可以把商品、自然物和不用于交换的一般劳动产品作一区别, 从而对商品这一概念的内涵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再如,在讲基本原理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来分析,佐证;也可以在作社会调查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之后,结合基本原理,谈自己的认识⋯⋯。
如在讲“按劳分配”原则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家长进行一次社会调查, 了解自己家长单位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学生就获得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生动的社会知识。当然,有赞誉,也有牢骚。有了这一
基础,课堂分析就显得格外生动、活泼,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对课堂上学生们摆的情况,老师因势利导,画龙点“睛”,什么是按劳分配,什么是按劳分配的积极作用,当前在按劳分配上存在的问题⋯⋯马上就跃然而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既深刻,又有较高的可信度。
第三,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请学生提问,进一步查寻目标内化中的障碍。
如在讲到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时,学生普遍对价值这一概念的社会属性不容易认识(虽然课本上未出现社会属性这一词义)即不认识价值从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人和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不容易认识,即不认识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课堂上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废品也耗费了劳动,为什么没有价值呢?”、“有价值的东西, 为什么一定会有便用价值呢?⋯⋯。”讨论、分析、提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是一种及时的信息反馈,对深化教学过程,非常及时、必要,而且很有针对性。
因此,就有了目标内化的第四步:教师的点拨,画龙点睛,归纳小结⋯⋯ 总之,通过以上的几个步骤,努力实现教师的“知”向学生的“知”的转化, 完成“目标内化”的过程。
“目标内化”是“目标教学‘三环法’”的重头戏。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能较好地适应新教材的特点,解决新教材的可读性和可教性的矛盾;
第二,组织得好,确实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能及时抓住反馈,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这一教学过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我们的实践体会是,要认真备课,并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目标的了解要相当透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依据学生随时反馈出来的信息,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解答。也就是说,要具备较强的控制教学过程的能力;要改变教师滔滔不绝、一讲到底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学会画龙点睛。否则,课时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矛盾将无法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