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课堂讨论

组织课堂讨论最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诱导作用,教师的诱导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堂讨论的精心设计。

即教师对一节课讨论的问题、讨论的步骤、讨论的类型法、可能出现的情节都应做到胸中有数,尤其是要能从容不迫地处理“偶发变故”。在组织“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讨论时,遇到这种情况:全班 62 名学生,只有 12

人表示喜欢自己的新班级, 48 人对新集体抱无所谓态度,还有 2 名女生坦率地承认不喜欢新集体。如按原来拟定的讨论题“你为什么喜欢自己的集体” 来进行,必然出现“冷场”,于是教师及时修正讨论题,单刀直入地问:“为什么对新集体无所谓”学生在下面小声说:“现在的班集体不如小学的好。” 究竟怎么个不好,教师转而问两名学生:“你们为什么不喜欢新班集体”其中一名哭着诉说同学给她起绰号,还偷喝她的开水,在班里她没有一个好朋友。教室里有几个女生也附和表示有同样的感受。看样子再讨论下去,这节课要成诉苦课了,教师再启发学生回忆小学的班集体对身心成长、学习有何影响,这下子教室的气氛热烈了。学生说在小学生活的集体里,同学如何团结友爱、诚恳相待;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听了学生的发言,教师陷入深思:初一孩子刚进入中学,同学之间还未建立友谊,尤其是

住校生刚离开父母,对小学的老师、同学、朋友还有眷念之情,因而对新集体感到陌生,产生了孤独情绪,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校生活时间难熬。接着教师问 12 名喜欢班集体的同学为什么喜欢自己的新班级。他们举出班上的好人好事,说明喜欢的原因。教师因势利导:“看来我们的新班集体也是温暖的大家庭,我们有这多么多关心同学、热心助人的好同学,我们应该关心热爱自己的新集体。”然后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打算为新集体添光彩的想法和建议。为了巩固教学成果,教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由学生自己把在学校生活中看来微不足道,而实际上闪烁着集体主义思想的人和事,编成小快板、小故事、文艺小品,在全年级进行一次演出活动,使学生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二是点拨扶托

有的问题,学生不易理解或在讨论过程中卡了壳,这时教师要适当“引路”,甚至“扶着走一段路”,使学生懂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是把握讨论的方向,凡是偏离课堂讨论宗旨的谈论,必须及时拨正最后,掌握好讨论的时间并作出精彩的小结。

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意义在于:

首先在课堂上确定了学生的主体观念,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加学习,并通过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形成主动进取、积极探索的品格和性格,养成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使视听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眼、耳、口、脑并用的学习方式,其次实现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统一。再次体现了超前教学思想,“讨论型”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讨论,促进了教学的跳跃性与有序性、量力性与最大可能性的有机统一,使学生的思维能在发展道路上不断“起跳”,保持“小跑”速度。在讨论中,它能使教学内容更旧补新, 能使学生面向未来把握新时代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不是让教学内容消极地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是要求学生有更积极的身心活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