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
“目标内化”的效果如何?是检测,并通过“检测”把学生的知识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
所谓目标检测,是指目标教学进程中的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举行的测试。其目的在于检查根据具体教学目标进行的小单元教学是否在有效地进行,及时掌握教学现状,了解学生通过教学是否掌握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为矫正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和可靠的依据,以提高矫正教学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以保证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知识,达到目标,最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对“目标检测”是从两方面来操作的。一方面是从宏观上,
以一课为单元,教学完成时,按照目标教学要求进行目标检测,另一方面是从微观上,以一节课为小单元,内容完成后进行必要的目标检测。在这里我们侧重从课堂教学这个角度谈目标检测。
把每节课后的目标检测,重点放在努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上。这在目标教学水平上属于分析、综合的层次,因为高层次水平目标包括了所有低于它的目标,所以它既是对低层水平目标的检测,又是在高层次上对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了商品及其基本属性之后,课后出了这样一个检测题:“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的基本理论,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注重产品质量,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显然,它要检测学生对商品、商品的两个因素及商品两因素之间关系等一系列知识的掌握的情况,它还要检测学生对这一系列知识的分析、综合能力,它要求学生知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只有注重产品质量,才能生产出社会需要的商品,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标,也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为国家创造财富。假冒、伪劣产品没有或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影响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保护人民的利益。作为目标检测,它既是对低层次知识的检测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又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教育角度看,也有益于从小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认识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所在。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目标检测的设置和目标预习的设置在要求上是不同的,目标预习是基础,目标检测是提高,但在总体设计上要体现序列性、系列性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又是一致的,而且必须做到具有一致性。围绕教学目标,分层次体现和服务于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