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电器产业的“神话”

有两位美国籍的企管顾问师,在数年之前,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这本书在美国的销售量超过了 600 万册,极其畅销,在日本也很受欢迎。该书中,以具体的实例介绍了“超优良企业”所具备的“共同项目”,的确称得上是一本颇见功力的著作。不过, 这本外国著作有许多地方,笔者并不以为然。

该书中,以实例介绍超优良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但是,所列举的条件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枝叶未节、无关紧要的条件。而该书的两痊作者却一再地强调,这些枝叶未节性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使人阅读起来颇有滑稽之感。

而且,该书中所列举出来的条件,与其说是超优良企业的条件,更应该说是,由于那些企业是超优良企业,才具备了那些条件,日本的经营者如果将该书中所列举的条件加以模仿,引用到自己的企业之中,相信不仅无法产生正面的益处,反而会产生反面的作用。

《追求卓越》这本书,就整体来说,是相当可笑。该书中所列举的超优良企业,绝大多数是美国的公司,也有一部分提到了日本的企业,例如,提到收归松下电器产业旗下的“美国摩托罗拉电视工厂”时,有如下记述:

sONY 设在美国的企业,业绩优良,成为热门话题,而松下电器产业收购摩托罗拉的电视工厂并予以重整一事,其业绩更超过了 SONY。松下电器产业买下摩托罗拉电视工厂后,几乎完全没有更换原本由中西部美国人所构成的从业人员,仅只增加了少数的日本籍干部。其后,在 5 年之内,使该一

电视工厂的负绩从 2200 万美元(52 亿 8 千万日元 0 减少到 350 万美元(8

亿 4 千万日元),原来每 100 架电视当中,不良部位有 140 处,5 年之内减少为仅有 6 处,销售后 90 天以内,顾客的抱怨率也从 70%降低为 7%,劳工的离职率每年从 30%降低为 l%。(彼得斯瓦特曼合著,大前研一译《追求卓越》讲谈社出版。)

书中所描述的并非虚构,但是,对于松下电器产业设在美国的机构其恶战苦斗的过程多少有些了解的人士,读到象这种如同用“魔杖”一点,就将摩托罗拉的电视工厂予以重整的记述方式,是难以接受的。

昭和 49 年(1974 年),松下电器产业买下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彩色电视部门时,即表示松下电器产业在世界最大的市场上,首次拥有生产据点。由于那是一次大规模的企业收购行为,因此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

最初,松下电器产业订出了三年计划,准备在三年之内产生盈余,可是,

由于摩托罗拉公司既存设备的老朽化,产品品质的低劣,从业人员工作情绪低落等,使得一切无法按计划进行。

在整顿该公司期间,更由于受以日元升值的影响,即使映像管等主要零件直接由日本运往美国,累积的赤字还是丝毫无法削减。许多年来,摩托罗拉公司一直成为松下电器产业的“累赘”。

松下电器产业的高阶层经营者,例如,竹冈敬一、稻井隆义等人,都是一个接一个地投入产业的山下社长,亲自兼任“美国松下电器产业”的社长之职,对设在美国的公司作根本性的大改革,结果,才好不容易使得摩托罗拉电视工厂走上轨道。

的确,摩托罗拉公司是在将经营权转交给松下电器产业之后,生产力有了飞跃性的提升,但是,绝对不如《追求卓越》书中所写的那么简单。我们无论如何无法忽视松下电器产业终年累月流血流汗恶战苦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