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一片热土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约在一万年以前,香港与九龙是一片相连的陆地,属于大陆山脉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后来由于山体下沉,桑田变幻,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今天的维多利亚海峡。根据本世纪 70 年代香港修建地铁时,对海底挖掘的泥土样品进行的放射性碳—14 测定,断定在公元前 6000 年时,香港的海平面低于现在大约 11 米,令人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香港蕴藏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约公元前 4000 年—公元前 2200

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 2200 年—公元前 1200 年)和青铜器时代

(约公元前 1200 年—公元前 400 年)的文化,共有遗址 60 余处,几乎遍布于香港岛、九龙半岛和离岛的各处。据香港大学博士丁新豹的研究,这些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经过琢磨的石器、绳纹和几何纹的夹砂陶器、彩陶器以及各种青铜器,说明香港地区的古代文化与长江以南文化同属一个系统。

据说在商代,珠江流域居住着一个奇异的部族,这个部族最早的首领叫公师隅。他率领族人一路南迁,到达今天广州越秀山下的海滨地区,修筑了一座南武城,开始在这一带定居。后来,有 5 位仙人从南海来到南武城,教民种稻,这个部族的人口日益繁衍增多,分出许多更小的部族,被称为“百越”。他们以航海捕鱼为生,创造着一种土著海洋文化,成为香港早期文明的拓荒者。本世纪 70 年代,香港报界曾发表了一则引人瞩目的新闻:在港岛大庙湾地区发现了刻在岩石上的古代“海盗”地图。这些所谓的海盗地图, 符号怪异,年代久远,形状奇特,线条粗犷,并配以鸟兽的图案。经专家鉴定,这并不是什么海盗地图,而是百越人留下的图腾。在百越人崇拜的图腾中,有一种叫作“灌兜”或“灌头”的怪鸟,据上古奇书《山海经》的《海外南经》中记载,南方有一灌头国,“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一曰在毕方东,或曰灌东国。”这种长着人面,生有双翅,鸟嘴,以食鱼为生的神物便是百越人的图腾。在香港发现的先秦岩画中,往往以装饰华丽的

巨鸟为主体内容,鸟为风神,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上它是雄健、光明的象征, 所以成为百越人崇拜的对象。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挥兵直指岭南,公元前 214 年,将这里统一于中央王朝的版图,井在此新设三郡,即象郡、闽中郡和南海郡。其中南海郡地跨今粤东、粤中以及粤北的大部分,下辖番禺、博罗、四会和龙川四县。香港地区便属番禺管辖。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龙川县令赵佗也乘机占据广东,自封为南粤王,建都番禺。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因为岭南太远,鞭长莫及,对赵佗采取了安抚政策,封为南越王。刘邦死后,赵忙又闹独立,朝廷多次征剿无功,只好派人再去赏赐慰勉,赵佗才除去帝号,臣服于汉室。其后,赵佗死,部下吕嘉杀了汉朝派来的使节,宣布第三次独立。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讨伐南越, 吕嘉抵挡不住,逃往国外。汉朝灭了南越后,在这里设置了南海、合浦、交趾等九个郡。香港地区划归南海郡博罗县管辖。

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将南海郡东部划出,另设了一个东莞郡,下辖宝安、兴宁、海丰等 6 个县。宝安县的辖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区和深圳市、东莞市,县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头城。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仍沿东晋旧制,到隋朝又废东莞郡,将辖地并入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也改为隶属南海郡,香港则仍归宝安县管辖。

唐初沿隋制,唐肃宗至德二年,改宝安县为东芜县,香港又归东莞县管辖。

明神宗万历年间,广东巡海道副使刘稳,以南头、深圳、香港等地离东莞县城太远,管理困难为由,奏准朝廷,将东莞县滨海地区划出另设一县, 名为新安县。自此,香港地区改归新安县管辖,直到清朝道光二十一年。

香港地区的地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的要算《新唐书》中记载的“屯门”了。今天香港“新界”的青山,过去称为屯门山,意思是设有屯田防卫之兵的海门。屯门山东面的海湾,称为屯门湾,屯门湾三面环山,是个天然避风港。在轮船发明以前,无论对内的沿海交通,还是对外的远洋交通,都以帆船为主,船期受季风影响较大。由于屯门湾优良的地理条件,加上又紧扼珠江口外交通要塞,所以古时波斯、阿拉伯、印度、中南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地的使节和商人,从海路到中国来,多数都会乘夏季西南风之便, 向东北航行,抵达中国后,不能直接进入广州,都要先在屯门等候传召。下南洋的中国商船,或返航的外国船,一般也要先停泊在屯门,待冬天东北风起后,才扬帆启程。因此,屯门自然成了海上要冲之地。

有文字记载的屯门对外交通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据《新安县志》记载,在南朝刘宋期间,印度高僧杯渡曾来中国旅游,在刘宋的都城尽显其神通,然后在归国途中到交趾和广东一带云游,并在屯门湾背后的屯门山上小住,因此屯门山又被称为杯渡山。

到了唐朝,屯门在对外交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唐王朝为此设置了屯门镇。增设海防,驻有官吏和军士负责管理与保卫,从唐朝大诗人韩愈的诗词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中,即可感受到屯门在当时已是广为人知的华南海上要塞。

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摔。 乘潮簸扶胥,近安指一发。两岸虽云牢,木石瓦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五代十国时,南汉朝廷在屯门设置了海关,对从各国来华的商船抽收关税。由于往来商船很多,屯门关税成了南汉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宋代曾在大奚山(即今大屿山)设置摧锋军驻守。在屯门设有巡检司,负责防止海盗入侵和拱卫广州地区。至明清两代,中国与外国的交通往来更加发展, 屯门的地位也进一步重要。据明代有关海防的文献记载,1540 年广东全省的海防共分三路,香港地区属于中路,主要目标是防御倭寇的袭击。如顾炎武所说:“中路自东莞南头城出佛堂门、十字门(在澳门港口外)、冷水角诸海澳。”①整个防御系统的构成依照海岸地形,估计倭寇在从福建到广州的航程中必然要经过某些战略港口、港湾和岛屿。从阴历三四月起,东南风正盛, 若倭寇于此时扬帆从福建海岸直趋粤海,第一个理想的停泊点极可能是柘林,所以柘林周边海域被确定为防御系统中的东路。如果倭寇被堵,无法从柘林登岸,则必然会驶向东芜县海疆,在屯门、鸡栖、佛堂门、冷水角、老万山、虎门山一带水面游弋;特别是南头,可能被作为停泊和藏匿的地点。所有上述港湾和岛屿周围的水域合起来就是防御系统的中路。因此,东芜、大鹏两个千户所的驻军负责经常在陆上和这些水域内进行巡视。尤其是明朝中叶以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海外扩张,屯门在海防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成了扼守珠江口的军事要塞。

古代中原人民迁居今香港地区的经过,宋代以前已无法考证。由于香港地区盛产海盐、莞香和珍珠,自北宋起因中原战乱,越来越多的中原人民迁居香港地区。现今“新界”的五大姓:锦田邓族、新田文族、上水廖族、河上乡侯族及粉岭彭族,都是在宋、元时期先后迁徙至“新界”开村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