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港
人,是万物之灵长,只要有了人,便可以拥有一切,也可以创造一切。在 19 世纪后半叶和 20 世纪初,大批怀着满腔热情和抱负的中国人和外
国人涌向这片土地,准备一试身手和运气,寻找一方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地。于是,香港的人口逐渐递增,为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扩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让我们通过这样一些统计数字来看看香港人口的发展情况:
1841 年 5 月,英军在强行登上港岛后曾发布了一份公报,说当时香港岛
上的人口为 7450 人,其中包括农村人口 4350 人,水上人口 2000 人,其余为
外来流动人口的小贩。仅仅过了不到一年,在 1842 年的 3 月,港岛的人口就
上升为 15 000 人,与上一年的数字相比正好翻了一番。其中英国人、印度
人和葡萄牙人约有 1000 人,在 8 月英国正式割占香港时,人口已接近 2 万。
1841—1860 年,是香港人口高速增长期, 20 年间增加了十几倍,由原
来的 7450 人增加到 94 917 人,这种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割占九龙后,地域的扩大,人口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内地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导致的人口流动。
1898 年“新界”被英国人强行租借后,香港人口剧增至 254 400 人。
此后, 20 世纪初期的辛亥革命,以及 30 年代爆发的抗日战争,都引
起了内地人口向香港移居的高潮。据统计, 1906—1911 年间,香港人口从
32.9 万增加到 45.7 万, 1936—1941 年间又从 98· 8 万增加到 163·9 万。香港成为内地人名副其实的“避风港”。
在香港历年增加的人口中,有 97%都是从各地迁居去的中国人,他们是开发和建设香港的主力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为人类充分展现其聪明才智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它宛如一张白纸,让人们去书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去绘制最新最美的图画。
在英国人强行租借了“新界”后,香港的面积一下子扩大了 10 倍。但随着人口的猛增,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再加上山多平地少,香港需要更大的空间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上地从何处来?香港大胆地选择了沧海变桑田的开山填海计划。
第一次填海是在 1846 年,将今天皇后大道一带的海滩填平,沿着海岸线
开辟了皇后大道。后来又不断地填海,海岸线也不断后退,到 1856 年,海岸线已退至现在的德辅道北,皇后大道也不再是傍海的主要街道了。第四任港督宝灵上任后,为了进一步推动香港的基础建设,计划在海军湾至铜锣湾一带大举填海,因为改变了地理经商环境,伤害了某些英商的利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后来工程只得移至黄泥涌入海处和西盘营海滩进行,这一工程使香港的东西走向扩展了许多。
在早期的开山填海工程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 1887 年提出,1890 年开始实施的中区填海工程。该工程从西盘营的屈地街到中环的海军船坞,全长3 公里多,前后历时 15 年。工程完成后,香港的海岸线又向北推进,德辅道也不再靠海,一条新的人工马路——干诺道出现,并成为香港中心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在百余年中,香港共进行了大小填海工程 100 多个,填得土地
20 平方公里,占全香港城市发展土地总面积的 1/5。开山填海对于香港城市发展的作用可以用以下的数字表明:
香港居民约有 60%居住在填海地区;
在一个面积 6 平方公里的港岛填海区里,集中了全港的中心商业区、最大的交通走廊和所有的工业区;
著名的香港国际机场——启德机场以及货柜码头都建在填海区上。
有了土地,便有了发展的基础和资本。伴随着航运和贸易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香港的金融业首先崛起。香港的第一家银行是 1845 年开设的东藩汇理银行,又译作丽如银行。其后,渣打银行、有利银行、阿格拉联合服务银行等也相继开业, 1865 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正式开业。由于实力雄厚, 又得到港府的支持,这家银行迅速成为香港金融界的支柱,在吸收存款、发行货币、控制贸易、垄断国际汇兑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12 年, 第一家华商银行——广东银行在香港开业。此后,康年储蓄银行、交通银行, 金城银行等华人银行陆续在香港成立或设立分支机构,外商独霸香港金融界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在金融业发展的同时,香港的货币体制也进一步完善。为了统一货币, 港府于 1862 年初制定了市制改革方案。规定从 1862 年 7 月 1 日起,以香港银元为主市,以香港铜元为辅市,其他各种货币按一定的货币汇率折合成香港货币进行结算。1863 年,在英国铸造的香港一仙铜币、一角银币和一分铜市开始投入流通。1866 年,由香港造币厂铸造的香港一元、半元及一毫银币面市,香港独立的货币体系初步形成。1872 年,港府委托汇丰银行首先发行纸币,但流通量始终不大,直到 1911 年民国成立后,中国内地开始市制改革, 香港才乘机颁布条例,禁止其他货币流通,最后统一了货币。
随之兴起的是交通业。早在 1898 年,香港汇丰银行和怡和洋行就联合组
建了中英银行公司,积极筹集兴建中国铁路的资金,准备与英国人争夺兴建华南铁路网的权力,在当时的计划里,广九铁路亦包括在内,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行。1904 年,第 13 任港督弥敦走马上任,他是工程师出身,不仅年轻气壮,精力充沛,而且锐意开拓,有一定的战略眼光。他上任不久,就敏锐地意识到,要想使香港的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学习欧美国家的经验,架桥铺路,发展交通运输业,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两年的筹划,1906 年广九铁路开始动工修建,1910 年 10 月 1 日,九龙尖沙咀至深圳罗湖之间 22 英里长的广九铁路香港段首先开通,第二年 8
月 14 日,深圳到广州段也全部竣工。这条铁路的兴建耗资百万,但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由于采用了标准轨距,故能与粤汉、京汉以及京沈及中东铁路接通。使香港和内地的铁路网连成一个整体,大大方便了香港与内地的交通,加速了原材料和商品的进出口流通,香港转口港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意思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尤其是资源条件。香港拥有辽阔的海面和优良的海港,这就是英国人命名的“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处在亚太区的核心地带,居于北京、印尼纵线与东京、印度横线的交汇中心,是世界航道要冲,也是欧美、日本进入南中国的最重要的门户。从时间区域看,香港在伦敦与纽约之间,纽约日落香港就天亮,香港日落伦敦就天亮,使香港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昼夜 24 小时营业的重要环节之一。香港正是依靠这一优势,构筑起经济起飞的高台。
为了充分利用海港的优势,香港加快了港口设施的建设。1861 年,第 5 任港督罗便臣委派海军上尉亨利·汤式任香港港务处长兼海事裁判官。汤式上任后,立即制定了一个《港口与海岸法案》,对进出港的船只进行管制, 以维持港口的秩序。还在港岛最高峰扯旗峰上,建立了一个讯号台,指挥来往的船只进出港口。1862 年,为了使众多出海的船只在气候骤变的时候有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又在铜锣湾兴建了避风港。 1875 年 4 月,在港岛东南部
鹤咀环南端海岸修建的第一个灯塔正式启用。 1883 年,香港天文台落成, 港口的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进出香港的船只日益增多,航运业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先导行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香港商人利用欧洲各国忙于战争,经济普遍衰退之机,积极拓展远东市场,给香港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1916 年起,香港航运量直线上升。到 1924 年,航运总重量达到 3500 万吨,比大战前的最高记录增加 50%以上,使香港作为远东最大转运港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造船业和修船业也逐步兴起, 1863 年 7 月,,几家经营航运业务的英国商人,集资开办了香港黄埔船坞公司。后来,黄埔船坞公司又吞并了联合船坞公司和四海船坞公司两家大企业,成为香港修造船的支柱,进入 20 世纪以后,香港造船业逐步改变了过去依赖英国本土的局面,开始建造大型船只。1917 年 3 月,号称是英国海外建造的最大商船“爱图里加士”号在太古船坞下水,黄埔船坞也造出了万吨轮“战鼓号”。继造船业兴起之后,仓储业也逐渐走红, 1871 年,从印度加尔各答来香港闯天下的两个英国商人保罗·遮打和凯福·晓士合伙向港府买下湾仔一块空地,
创办了香港码头及货仓公司,这是香港第一家专门经营仓储业的公司。后来为了业务发展的需要,迁往尖沙咀,并改组成香港九龙码头货仓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一直延续至今,不仅在香港是榜上有名的大企业,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1869 年埃及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大大缩短了香港与欧美各国之间的航程。两年后,香港与伦敦、纽约、上海及新加坡的直达电报线路开通,将香港的工商贸易与欧美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商品流通加快,周期缩短,促使香港经济发展速度更加迅速。欧洲越来越多的商人们认识到了香港的价值, 纷纷来港投资建厂,从事贸易,建造起风格各异的居住楼房和小区,越来越多的国家在香港建立起领事馆,保护自己的侨民,帮助本国的商人。香港已越来越具备国际都市的特殊风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