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顽强拼搏展尽才华

香港经济的繁荣创造了东方经济的神话。这一神话拥有一个举世震憾的经济实体,却也拥有一个沧桑几许的历程。香港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一马平川,而是犹如“鲤鱼跃龙门”,道道险滩横亘。每道险滩都曾出现剧烈的经济波动,仿佛已到山穷水尽之境,但在过滩之后,却又柳暗花明。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后,香港面对的是这样一幅残破不堪的景象:

城市千疮百孔、伤痕累累,2 万多间房屋被炸毁, 17 万余人无家可归, 流落街头。

人口大减,由 1941 年的 160 余万骤降到 60 余万,其中很多人病饿交加, 挣扎在死亡线上。

经济陷于萧条,工厂几乎全部停工,市场货品奇缺,物价飞涨,金融混乱。

饱受战火摧残的香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一条身受重创的小龙,在呻吟,在哭泣。

面对战后的香港,港英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过渡性措施,稳定了货币,宽松了信贷条件,同时宣布香港可享受英联邦各国的特惠税待遇,为香港商品进入东南亚和欧洲、北美等地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些无疑对香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有利的。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内地大批资金、技术和人口又大量流入,给康复中的香港经济输入了充足的新鲜血液。据估计,从

1946 年到 1950 年间,以商品、有价证券、黄金和外币等形式,从中国内地流入香港的资金不少于几十亿港元。从内地去香港的很多企业家,特别是上海纺织业资本家,不仅带去了资金和技术,而且带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稳定的外销市场。 1947 年出任香港总督的葛量洪在他的回忆录中说,这一时期香港复苏较快的因素是由于中国回流香港大量劳工,香港经济的重建,主要得力于上海人带来的资本和工业技术。香港复苏了,她的臂膀重新蓄满了力量。

然而,朝鲜战争一声枪响,打碎了这一刚刚起步、尚还遥远的美梦。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对中国实行了全面的货物禁运,英国紧随其后,切断了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贸易往来。对内地的贸易在香港转口贸易中一直占很大比重,停止与内地贸易,无异于堵死了香港转口贸易的最主要渠道。从此,香港贸易额急转直下,一落千丈。此时的香港被称为“消失中的城市”。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无数香港人从痴痴的梦想中惊醒,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意识到:必须发展自己的工业。

“天无绝人之路”。此时的世界市场对成衣需求增加甚快,香港便大量进口棉花,织成棉布和成衣,销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德、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但等国,香港的纺织业因此得到了高速发展。在纺织业的带动下,其他轻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新工厂开业典礼接连不断,一派繁荣景象。

朝鲜战争改变了香港经济发展的轨道,使她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而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又为其对外贸易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0 年,香港的外贸总额达到 90.1 亿港元,超过了 1951 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在出口中, 本地产品比重大大增加,达到 72%以上,这标志着香港已从过去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

60 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战后第一个蓬勃发展的高峰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购买力不断增强,对纺织、成衣等消费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致使国际贸易急剧扩大。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使发达国家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 它们全力发展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到一些具有充裕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世界经济分工进一步深化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如强劲的东风,推动着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条“小龙” 由此开始腾飞。

随着老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的大幅度提高、新兴行业的迅速崛起, 跨入 70 年代后,香港工业的发展已是硕果累累,许多种产品的出口量或出口值都名列前茅,几乎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商店里,都能看到香港生产的商品。一时间,溢美之辞四起,“世界工厂”、“玩具王国”等各种动听的头衔像采花的蝴蝶一样翩翩而来。然而,“福兮祸所倚”,发展经济如同爬山,一条路走到山顶了,往往就要下坡了。就在一个个光环在香港头上闪耀时,国际经济形势已悄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对进口商品提出了更多的限制;另一方面,亚洲其他三条“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的工业发展水平已超过香港,成为香港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劲对于。东南亚各国也在积极发展出口工业,奋起直追。尤其是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挟其更为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将工业品源源打入国际市场,对香港造成很大威胁。前有阻敌,后有追兵,此时的香港如风雨中摇曳的小船,不知飘向何方。小龙腾飞的梦想再度受创。香港人擅于

创造奇迹,奇迹是铁铮铮的事实却带有不可思议的味道。面对“绝境”,香港人再度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从 70 年代开始走上了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香港的多元化有“两条腿”,一条是工业的多元化,一条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工业多元化包括产品多元化、部门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按照这一发展策略,香港着重在高技术产业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到 70 年代后半期,香港工业的部门结构已不再是纺织一柱擎天,而是形成了纺织、成衣、电子、塑料“四大金刚”和化工、钟表、食品、木材、家具。机械、印刷等“八百罗汉”共襄盛举的新局面。技术密集型高档产品不断增多,开发出了高速计算机储存系统,大型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畅销国际市场。1976 年美国发射的火星探测太空船“维京”一号和二号的电脑系统装置,就有香港制造的电子记忆配件。

在实现工业多元化的同时,香港的整体经济结构也逐步实现了多元化。一些原处于从属地位和服务性质的行业,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到 70 年代未,金融、商业、旅游、房地产等行业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与制造业、外贸业并驾齐驱的支柱行业。它们密切相联,相得益彰,齐头并进,形成了强有力的整体竞争优势。到 80 年代初,香港经济已实现了现代化, 站到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中。

今天的香港在国际经济大舞台上已不再仅仅扮演配角,而成了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在亚大经济中的地位更是其他城市难以取代的。

港人的顽强拼搏、勇于开拓的精神,从华人资本的发展历程中也可反映出一个侧面。自英人占港以后,英资历来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经济支柱,而华资的实力长期以来比较弱小分散,处于英资的压抑之下。但到了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有眼光、有魄力的华人企业家,惜助香港经济起飞的顺风,白手起家、艰苦经营,为日后的崛起打下了一定的基础。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华人企业家又利用英商错误估计形势、分散资金、将英资撤离香港的有利时机,先从低价购买大量地皮和旧楼宇为契机,在房地产行业站稳脚跟,继而又抓住股市看好的良机,公开发行自己的股票,大量筹措资金, 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迅速壮大力量,闯入传统上由英资占据的一些经济领域,逐步形成了华资与英资平分秋色的局面。李嘉诚、包玉刚、霍英东,李兆基等,就是这一批新崛起的华资财团的代表人物,他们大都是白手起家, 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多年的辛苦经营而发达起来的。

随着香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靠房地产致富已不是唯一的途径。七八十年代,在香港工业界又涌现出一批光芒四射、领誉海内外的华人企业家,如靠玩具生产风靡美国的徐家鳞、靠“金利来”领带走向世界的曾宪梓、钟表奇才杨启仁、皮革大王区永熙、电业新秀蒋志基等,他们向海外输出大量消费品,为香港争来了纺织品、成衣、钟表、电器等多种产品世界销量第一的美名。近几年来,除工业家之外,在贸易领域也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华人富商,如创办佐丹奴连锁店的黎智英、经营名牌产品的潘迪生、洋参丸大王庄永竞、东欧通张志诚等,他们或闯荡美洲,或进军西欧,或打入东欧,开辟了香港产品走向世界的条条通途,这一批新企业家的崛起,使华资在香港的各个经济领域,都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向世界显示了港人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拼搏的开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