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反共优先

杜鲁门收到蒋介石的急件后,立即回电蒋介石,告之他已于 3 天前通知艾德礼,同意英国在香港受降。他完全站在英国的立场上,说什么英国在香港的主权“不容置疑”。

蒋介石原希望此事美国会给自己撑腰,不料这位美国总统竟一点面子也不给。他盛怒之下,煞有介事地于 8 月 21 日发布命令,令驻扎在广西梧州的

第二方面军的第 13 军前往接收香港、九龙,并派特使通知英方:中国军队不久将调遣到港,负责接受日军投降。同时他还命令驻广东的少量部队进入“新界”,准备接收日军的武器装备,但此举立即遭到英方的拒绝。

蒋介石本来就没有把香港问题放在应有位置,也没有打算趁机收复香港,只是英国人太不给“面子”,实在令他这个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难以下台, 派军队赴港只是气头上的冲动,为的是给自己加些筹码,而并非本意。没想到英国人的反应竟如此强烈,美国也随声附和,蒋介石见状又立即软了下来, 被迫作出让步。

8 月 23 日,蒋介石再次电告杜鲁门,不再坚持由他派代表去香港受降, 提出由他以中国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授权一名英国军官”作为他的“代表”去香港受降,同时指定一名中国军官和一名美国军官前往参加受降式。为了让英国人完全放心,接受他的这个建议,他竟公开发表声明,说中国不会趁日本投降之机,派兵收回香港,以免在同盟国间挑起所谓的“误会”。

但英国对此仍不领情。8 月 27 日,薛穆奉命通知蒋介石:英国不能接受

大元帅关于英国军官作为大元帅的代表,在此英国领土上受降的建议。英方坚持由英国军官受降,而欢迎蒋介石指定中国和美国的军官作为他的代表出席受降式。为何英国人不给蒋介石一点面子呢?原来,在接到蒋介石的建议后,英国政府的殖民地部、外交部都一致认为,假如英国政府根据蒋介石的授权接收了香港,那么蒋介石就可以继续以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 下令驻港英军接受他的命令,使大英帝国在港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以至后患无穷,因此,英方只能允许蒋介石代表以旁观者的身份出席受降式。

面对英国丝毫不肯通融的作法,蒋介石甚为不快,认为这有损他作为大国领袖和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长官的形象。在 8 月 27 日当天,蒋介石再次向杜鲁门致电求助,表示中国此时并无意派兵去占领香港。他建议授权一名英国军官“代表”他在香港受降,这只是出于保持盟国友好之考虑。然而,杜鲁门婉言拒绝了蒋介石的再次求助。

求助杜鲁门失败后,蒋介石不得不召见英国驻华大使薛穆,“严厉”告之:“委托英军官接收香港之主张,必须贯彻”,“如其不接受此委托而擅自受降,则破坏联合协定之责任在英国,余决不能放弃应有之职权,且必反抗强权之行为。”①这是蒋介石被逼得无路可退时,对英方的最后通牒。

英国政府此时也意识到,确实把蒋介石逼急了,于是决定在形式上稍作妥协,建议夏蠢以英国政府代表和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代表的双重身份受降。蒋介石勉强表示同意。

英国当政者心里暗自得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实际目的已经达到, 而这种方式对中国来说,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1945 年 9 月 16 日,日军统帅冈田梅吉等,在英国政府代表兼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代表夏春将军面前,签字投降。

侵港日军投降,无疑是件好事,然而这个受降式,却是灰色的,它使中华民族又一次蒙受了耻辱。在香港战役中向日军屈膝投降的英国人,却一跃成为“光荣”的解放者,这真是历史的悲哀!

至此,中英关于香港日军投降的交涉,像收回“新界”租借地的谈判一样,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结束。这一段中英交涉的历史表明:老牌殖民帝国的英国,虽然在战后国力严重削弱,但依然坚持其殖民主义政策,决不肯轻易放弃在华特权和殖民利益;美国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一再出尔反尔,背信弃义;而蒋介石过分依赖其美国主子,最终陷入一退再退、任人凌辱的可悲境地。

然而,在国民党方面,在蒋介石退让妥协的背后,还有其更深层的原因, 这就是其“反共优先”、集中全力大打内战的根本战略方针。为了换取英国的支持,蒋介石竟然置国家领土主权于不顾,其结果不仅使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损失,也使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① 《蒋总统秘录》第 14 册,第 140 页,1977 年台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