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史海留传奇

在香港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震撼人心、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如今,那仁立在香港界内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正在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娓娓讲述着那些早已逝去的往事。在这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最悲壮的一幕莫过于南宋末代皇帝在这里的遭遇了。

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宋恭宗德佑二年,京师临安被元军攻破,谢太后携恭宗皇帝投降。丞相陈宜中、礼部侍郎陆秀夫、总督都府诸军大将军张世杰等率领数十万不愿作亡国奴的军民,护卫度宗皇帝之子、恭宗皇帝之弟赵昰、赵昺出走温州,乘船从海路逃到了福州。

在福州安顿下来后,陈宜中、陆秀夫等大臣聚在一起议事,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宋恭宗已被元军掳去,只有尽快另立新君,才能号今天下, 光复大宋。于是众臣拥立年仅 9 岁的赵昰为帝,改年号为景炎,史称宋端宗。由于新皇帝年幼无知,所以朝廷大权实际掌握在陈宜中、陆秀夫等人的手中。不久,从元军中逃出的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也辗转赶到福州,组织军队继续抗敌。

元军得知陈宜中等重建朝廷后,立即派精锐部队追踪而来。赵昰在福州龙椅尚未坐热,就又被迫逃亡,从泉州经厦门逃到广东惠州。景炎二年初, 进入香港地区的梅蔚,也就是今天的大屿山梅窝村。4 月,又转移到九龙城

①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 97,第 9 页。

以南的官富场。官富场是当时著名的盐场,经济基础较好,还有一部分军队驻守。张世杰等人的甲意在于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站稳脚跟,并建立反攻的根据地。6 月,张世杰陪赵昰东巡古塔,即今天香港南佛堂东龙岛。9 月, 又转到浅湾,也就是现在“新界”基湾一带。不久,元军袭击浅湾,赵昰只得退往东莞虎门。后又转移到井澳。

景炎三年,文天祥收复惠州,宋将王道夫又攻克广州。一时间小朝廷人心大振,以为复国有望,赵昰便回到距离广州较近的大屿山。但好景不长, 元军很快又反扑过来。经过一年多的颠沛流离,赵昰体质极差,受此惊吓后便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死在大屿山。

赵昰死后,丞相陈宜中见大事已不可为,就带了一些军士逃往现在的越南中部,其他人也信心动摇,准备散去。在这紧急关头,陆秀夫仗剑挺身而出,慷慨陈词道:“度宗皇帝尚有一子,可以继承大统。现在百官俱在,有精兵数万,未必不能兴国。况且文丞相还在潮惠一带招集兵马,抗击元军, 我们若就这样散去,也有负文丞相的一片忠心。”

在陆秀夫的激励下,群臣又振作起来,拥立年仅 8 岁的赵昰继位,改年号为祥兴,并迁居到崖山。在那里修建皇宫和军营,企图以此为根据地,重整山河,以图复兴。

祥兴元年 12 月,元军大臣张弘范率精兵数十万,海陆并进,向宋军发动了猛烈进攻,文天祥以仓促招集之军,殊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在广东海丰五岭坡被元军俘获。消灭了文天祥的部队后,张弘范又一鼓作气扑向崖山。祥兴二年 2 月,张世杰指挥宋军与元军在海上进行决战。元军士兵慓悍凶猛, 骁勇善战,宋军虽缺衣少食,疲惫不堪,但人人抱定必死之心,奋力拼杀, 也给元军以重创。最后,元军趁涨潮之际南北夹攻,终于突破宋军战阵。张世杰率 10 余艘船只突围出来,退至螺岛时遇台风溺水而死。

一直护卫在赵■左右的陆秀夫,见败局已定,再也无力回天,就让妻儿投海自尽,然后对赵■说:“德佑皇帝被鞑子兵捉去受尽了屈辱,陛下不可再受俘虏之辱了。”说完,背起 9 岁的小皇帝赵昰蹈海殉国。南宋小朝廷的悲剧,终于在这里降下了帷幕。

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宁死不降,显示了一代爱国将领的高尚情操。在押往北方途中经过香港附近的零丁洋时,他留下了千古绝唱《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隍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由于这段不寻常的历史经历,香港留有不少宋王的遗址和传说,在九龙城寨以南,启德机场以西的圣山上,就有一个“宋王台公园”,供南来北往的游人过客凭吊和参观。

在“新界”的锦田还有一处遗址,叫作“周王二公书院”,在上水的石湖墟还有一处“王巡抚祠”,记述的都是同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在清朝初年,满汉矛盾十分尖锐,民间反清复明的斗争也连绵不断。明将郑成功占据台湾,经常袭击清军,使朝廷十分头疼。为了禁止沿海居民接济郑成功,清朝政府在顺治十三年发布了一个“禁海令”,不许沿海商人和渔民的各种船只出海,也禁止外国商船来华贸易。顺治十八年,清政府又颁布了“迁界令”, 将广东沿海包括新安、东莞、新会、香山、海丰等 24 州县的居民。一律内迁

80 里。今天香港的大部分地区,当时都在迁界范围之内。迁界和实施海禁 20 多年,使这一带土地荒芜,房屋倒塌,经济萧条,人口锐减。给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遭到百姓的一致反对。当时的两广总督周有德和广东巡抚王来任等地方官员多次给朝廷奏本,请求复界。清朝政府经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后,在康熙八年同意部分地区复界,香港居民才得以陆续回迁。同时,福建、江西和广东潮州、惠州等地的贫苦百姓也纷纷迁人,香港的客籍居民人数大大增加,生产得以迅速恢复。香港地区的居民为感谢周有德和王来任二位大人为民请愿,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特地集资修建了以上两个建筑物以示敬意,并告诫子孙后代永世不忘。

这两处遗迹也是香港人民历史功绩的证明,它说明香港地区的居民是多么珍惜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土地,决不让它轻易地失去。

香港有天然的深水港口,地处航运要道,过去曾是海盗频繁出没的地方。根据史书记载,早在南宋宁宗庆元三年,即公元 1197 年,香港一带的海域便有海盗活动,劫船事件时有发生。及至明代,海盗活动更加猖獗,最著名的当数张保仔。

张保仔率领的海盗以珠江口的岛屿作为根据地,活动范围波及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他们聚众数千人,拥有船只几百艘,势力相当庞大。香港岛的太平山及邻近的大屿山、长州等地,都曾是他们的巢穴。当年海盗们在西盘营歌赋山上所构筑的壕沟工事,至今仍清晰可辨。那些壕沟建造得十分坚固, 两侧用青砖与石块砌成,深及腰腹间,可供人俯身躲避来自海上军舰炮火的袭击;在全岛的最高处太平山顶,修建有瞭望台,监视来往的船舶。对于取道香港的商船,一律强行收取“过路费”,即买路钱,如遇抵抗,便杀人越货,毫不留情。致使往返香港海域的船只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张保仔原是新会的一个渔家子弟,15 岁时便入伙参加以郑一为首的海盗队伍。他作战英勇,办事干练,深得郑一的赏识,并被提拔为小头目。后来, 郑一在一次台风中意外身亡,海盗们便拥立郑一的妻子为首。其后,由于郑妻与张保仔产生了恋情,便将这支队伍交与张保仔统领。官军曾多次派兵清剿,甚至联合葡萄牙舰队一起围剿,都无法灭之。最后只得采取招安的方式, 许以三品官职,引诱张保仔放下屠刀。经一澳门中医周熊飞在两广总督百龄和张保仔之间的斡旋,经双方商定,于嘉庆十五年 2 月在现在的中山县县城石歧镇招降。

为了表白自己的心迹,张保仔投降官府后,还发表了一份悔过书,决心放下屠刀,改邪归正。他积极配合官府,擒拿了不少海盗,使两广一带海域的治安状况大为好转,并因此加官进爵,升至闽安协副将,成为二品大员。关于张保仔的传说在香港流传甚广,历史遗迹也多处可见,又为香港文

化增添了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