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心魄的“新界”保卫战

1898 年 6 月《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经近一年的勘察和定界,次年

3 月,英国人准备正式接管“新界”。消息传来,“新界”居民无不义愤填膺,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抵抗侵略者,保卫家园。

  1. 月 28 日,港督卜力派遣港英政府警察司梅轩利前往“新界”大埔墟搭建一警棚,为在此地举行升旗和“新界”交接仪式作准备。当地的居民坚决反对,但英国人丝毫不予理睬,梅轩利命令强行动工,从而诱发了“新界” 居民的武装抗击行动。就在当天,锦田、屏山、厦村的乡绅召集八乡的乡绅开会,以“寻求自卫之道”。他们广泛散发传单寻求支持,号召群众参加抗英行动,并将替英人修建警棚的雇工全部赶走。

梅轩利发现雇工不知去向,预感到事情不妙,连忙赶回香港向港督报告, 希冀借两广总督的手来制止“新界”人民的反抗。4 月 3 日,梅轩利率领 6

名锡克族警察和从九龙城中国驻军中借来的 5 名勇兵前往大埔“维持秩序”, 企图用华兵来代替原看守警棚的印度警察。他听说乡绅们正在当地的文武庙里开会,便到会场上去炫耀武力,与当地百姓发生口角。人们用砖石、棍棒、椅子、木桶、扫帚向这些不速之客发起攻击,并串联四面八方的百姓都来参战。梅轩利一见大事不好,连忙趁着混乱躲藏起来。这时,夜幕已降临,人们还是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赶来,愤怒的群众将正在修建中的警棚燃之一炬, 然后开始搜查梅轩利。梅轩利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藏匿于草丛之中,并派人赶紧回去求援。

卜力得知警棚被焚,梅轩利处境危急,立即派遣 100 名英国皇家威尔士枪手分乘两艘鱼雷快艇赶赴出事地点,待英军到达时,人们早已散去,只剩下被烧毁的警棚还冒着缕缕青烟。卜力认为这只是当地人的一时冲动,过后便会平息下来。但是,他完全错了。此时的“新界”人民正在积极准备发起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20 页,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新的斗争,一场反抗英国侵略军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1. 月 15 日,当梅轩利率领数十名警察再次赶到大埔,保护为举行升旗仪

式赶建的警棚,并竖立旗杆时,与四面八方赶来的 2000 余名民众相遇。英国为升旗仪式准备的警棚,又一次被付之一炬。侵略者动用了舰艇上的大炮猛击抵抗者的阵地,抗英战士终因武器装备落后散去。 16 日,接管“新界” 的升旗仪式在大埔附近的旗竿山上匆匆举行。驻港英国陆军司令加士居、海军准将鲍威尔率领 400 名英军列阵会场,港府辅政司骆克在炮兵的礼炮声中,将一面丝质英国国旗慢慢升起,并宣读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和香港行政局的命令,宣布从 1899 年 4 月 16 日下午 2 点 50 分起,“新界”的中国居民归英国管辖。

英军在升旗仪式完毕后继续向西推进,但每前进一步都遇到中国人的顽强抵抗。 17 日,英国军舰“汉伯”号和“孔雀”号停泊在大埔码头,这时的大埔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码头上一片死寂,居民迁徙一空,致使英国人连一个苦力都找不到。下午一时许,几千名抗英志士突然出现在大埔附近的山头,井用几门重炮猛击英军营地。加士居立即下令狂轰抵抗者阵地,并由伯杰上尉率领香港团队的两连人马向山上发起进攻。抗英队伍英勇作战,终因抵挡不住英军的优势火力,再度退却,埋伏在林村山谷,等待英军步入埋伏圈。

林村山谷谷道狭窄,宽不过 1 华里,长大约 3 华里,谷底平面皆为稻田, 仅有一条小路贯通。待英军进入谷道后,抗英部队便利用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地发起攻击。英军受到袭击后,立即退出山谷,选择易于隐蔽的地形向山上迂回攀登。抗英队伍在处境被动的情况下,又坚持抗击了 1 个半小时,然后沿着山脊经上村向八乡的方向退去。英军完全占领山顶后,发现抵抗者已不知去向。曾参加过林村战斗的一个英军士兵后来回忆道:抵抗者“阵地选得好,要是他们枪打得准,英军本来是会倒霉的”。

4 月 18 日,在锦田的吉庆围英军再次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当时的锦田, 分为吉庆围、泰康围、南围与北围四个村寨。吉庆围是锦田邓族的乡院,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院的四周筑有两丈高的围墙,墙外有一条护城河,院子的入口处装有一扇铁门,这是邓氏家族流传下来的珍宝,已有 300 多年历史。英军进犯锦田时,这里的人们以犁镐、木棍、火枪作武器,以护城河和围墙为屏障,与英军对垒,英军屡攻不下,最后只得动用大炮轰破了围墙才攻了进去。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里,许多村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倒在血泊之中。

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侵略者为了炫耀自己的胜利,将吉庆围的铁门卸下,当作“战利品”运回伦敦巡回展出。直至 1924 年,邓氏家族的父老乡亲,才正式向港督司徒拔提出了归还铁门的要求,经多方查找,终于发现它的下落,并于 1925 年将铁门运回香港,邓氏族人将它披红挂彩地搬回吉庆围,并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把它重新安置在原处。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铁门这段不寻常的经历,特在铁门边围墙的右侧镶嵌了一块石碑,以告诫后人。碑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适前清光绪已亥即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清政府将深圳河之南际, 租与大英国。斯时清政府未将命令颁布,故英军到时,各乡无知者受人煽惑, 起而抗拒,我围人民,恐受骚扰,坚闭铁闸以避之,而英军疑有莠民藏匿其间,遂将铁闸攻破;人围时,方知皆是良民妇女,故无薄待情事,将铁门缴

去。”①

很显然,这段碑文为了避免激怒港英当局,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将这段往事表达得十分婉转,不敢直言道出当年乡民英勇抗击英军的实情。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仍可感受到浓浓的炮火硝烟,英军破门而入,又凶残地将铁门作为战利品掳走,一场鏖战当在不言之中。它是中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入侵的永不磨灭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