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之战胜利的鼓舞

关于香港前途问题,中国的最高决策人是邓小平,而英国的最后拍板者则是首相撒切尔夫人。她以态度强硬、决策果断甚而颇带个人专断作风而著称于世。在香港问题上,她虽然征询下属的意见,也了解各方面包括港人的看法,但她有自己的立场。她像历任保守党领导人尤其是丘吉尔一样,坚持强硬立场,竭尽全力维护英国的海外殖民利益,而且企图重振大英帝国的威风。爆发于 1982 年春的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之战,典型地反映了撒切尔夫人的这一特点。

马尔维纳斯(英国称之为福克兰)群岛是英国在南大西洋的一块殖民地, 由两个大岛和 200 个荒无人烟的小岛组成。大岛上人烟稀少,居民约 1800

人,但羊群遍地,它距英国有 8000 英里之遥。距该岛仅有 300 英里的阿根廷, 一直反对英国占领该岛。

英国历届政府都对该岛的管治感到头疼,因为此岛距离英国太远,不但运输补给十分不便,同时该岛的安全防卫得不到有力的保护。而且岛上又没有什么资源,尽管人们认为该岛的周围有丰富的石油和矿藏,但是开掘这些资源并不经济。尽管如此,出于殖民主义者的心理,英国政府并不愿意把这些岛屿交还阿根廷,还说这是岛上人民的意愿。

在“非殖民化”的高潮中,联合国于 1965 年 12 月通过决议,要求英阿

两国政府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可是经过 17 年时断时续的谈判,双方仍未达成协议。

1982 年 2 月谈判再次破裂后,阿根廷当局根据人民要求收回马岛主权的强烈愿望和有利的国际形势,出兵马岛。

这一突然事变把撤切尔首相置于一种两难境地:要么作出让步,要么就冒险派兵到 8000 英里之外去打一场没有胜利把握的战争。

实际上,这一事件为撒切尔夫人提供了振奋英国民族精神的良机。战后, 英国的经济急剧衰落,致使其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但英国人对此表现麻木不仁,自鸣得意、不求进取的心理和习性仍然盛行。撤切尔夫人从 1979 年至

1982 年在国内经济方面推行的“振兴”政策虽然初见成效,但并没有改变英

① 《征服:铁女人撒切尔夫人首相生涯》第 1 页,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 年版。

国萎糜不振的国民精神。

一些英国外交家认为,仅仅有新的经济政策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使英国公众感到受屈辱,那时他们才会惊醒,如同 1945 年以来的德国人那样,急切地要从灰土中站立起来。阿根廷出兵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事件使英国人感到莫大的耻辱,撒切尔夫人可以使他们从灰土中站立起来。

这一事件对撒切尔夫人的个人声望和政治前途也至关重要。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让阿根廷收回马尔维纳斯群岛,她本人就会很快失去首相的职位,而要想保住首相的地位,别无选择,只有宣战。她决心宣战还有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重振旧日英国的雄风。

撤切尔夫人清楚地记得,她在童年时期所看到的世界地图,那时的大英帝国幅员辽阔,有“日不落国”之称。但是,后来英国的国土日益缩小,如今,连英格兰本身的一些地方也出了问题。

出于以上各种考虑,撤切尔夫人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决定进行一场战争赌博。英国出动舰船上百艘,参战兵力达 3.5 万人,耗资 7 亿英镑,终于在

6 月 14 日迫使阿军撤出该岛。

马岛之战的胜利提高了英国政府在英国民众中的声望,大大巩固了撤切尔夫人的政治地位,也使她进一步增强了维护英国海外殖民利益的决心。

撒切尔夫人 7 月 3 日发表演说论述什么是“福克兰精神”,她说:“我们这个民族停止了退却。相反,我们有了新发现的信心⋯⋯我们为重新唤起过去曾激励许多代英国人的精神而兴奋,今天这一精神如同以往一样朝气蓬勃。英国在南大西洋里重新找到了自我。”“福克兰精神”在一段时间对英国内外政策都产生了影响,也同样影响了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前途决策和后来谈判时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