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的背后一刀:美国态度大转向

蒋介石之所以对英屈服,除了反共优先的主要因素外,美国态度转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战时,中国战场对牵制日军至关重要,同时,为了削弱战后英国在远东的地位,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罗斯福总统采取支持中国收回香港的政策。战争结束后,美国力量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且美苏矛盾开始突出。美国在与苏联的抗衡中需要英国的支持,在战后的欧洲事务中也需要英国的配合,因而,它不愿意因香港问题而影响美英关系。加上罗斯福总统于1945 年 4 月病逝,继任者杜鲁门改弦更张,露骨地推行牺牲中国正当权益、偏袒英国的方针。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曾

发布第一号受降令,内称:“凡在中华民国、台湾、越南北纬 16 度以北之日军,均应向蒋委员长投降。”命令写得清清楚楚。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又在中国战区范围之内,由中国派军队接受日军投降是不容争辩的道理。但刚刚接替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的工党领袖艾德礼,继续坚持殖民主义立场,

置此明理于不顾,于 8 月 18 日密电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香港是英国的领土,

英国不同意中国对 8 月 15 日第一号受降令所作的香港“在中国境内”的解释。他要求杜鲁门指示麦克阿瑟将军,命令在港日军要向英军投降。

接到艾德礼密电的当天,杜鲁门即复电表示理解并尊重英国的立场,只要英方能和中方达成协议,美国不反对英国接收香港,并保证将指示麦克阿瑟就香港日军向英军投降一事“作出安排”。美国立场的大逆转,无疑是对中国的沉重一击。

得到美国的支持后,英国更加有恃无恐。8 月 19 日,薛穆再次将一份备忘录交与中国政府,重弹香港不在中国境内,由英军接受日军投降“事关荣誉”的老调,并称英国欢迎蒋介石以中国战区总司令的身份,派代表参加英方在香港接受日军投降的仪式。同时薛穆还通知吴国帧:杜鲁门已同意由英国接受香港日军的投降。

蒋介石对杜鲁门偏袒英国人的态度甚为不满,他于薛穆送交备忘录的当天,就责令国民政府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香港享有主权,有权收复该地, 应由蒋介石派代表赴港受降。

8 月 21 日,蒋介石致急件于杜鲁门,要求美国澄清立场,希望不要修改

《波茨坦宣言》的条款和盟国最高统帅发布的有关命令。为了不致使社鲁门为难,蒋介石建议在港日军由他本人的代表受降,并邀请英、美两国代表参加受降式。蒋介石保证,驻港日军投降后,他将授权英军登陆收复香港岛。蒋介石希望杜鲁门能支持自己的建议。

可见,蒋介石在香港问题上所追求的已不是由谁收复香港的实质问题, 而是他作为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面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