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香港:赴法国留学
邓小平, 1904 年 8 月 22 日诞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童年名叫邓先圣,学名邓希贤,邓小平是他在以后从事秘密工作时的化名。他有一个姐姐、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父亲邓文明,清末就学于成都政法学校, 以后长年在外做事。母亲淡氏早逝,继母夏氏,是一位船工的女儿。
邓小平 5 岁开始读私塾,主要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7 岁转入新式小学读书, 14 岁考入广安县中学。此间,“五·四”运动爆发,也波及到四川,正在中学读书的邓小平积极参加了学生的游行、罢课、宣传,
组织爱国团体等活动。“五·四”运动使他萌发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通过对民主和科学的宣传,使他认识到,国家要富强,必须依靠科学。同年, 在父亲的支持下,他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在校期间,他又和同学一起参加了抵制日货等活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和许多爱国青年一样,向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迫切希望去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后报效祖国,报效家人的培养和希望。
1920 年夏,他从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毕业,与同学邓小圣,胡伦
等共 85 人从重庆去上海。9 月 11 日从上海乘轮船起程,经香港、西贡、新
加坡等地赴法国。 10 月 10 日,他们在船上举行武昌起义 9 周年纪念活动, 大家聚集在大厅,向国旗三鞠躬,高唱国歌,演新戏等,以表示满腔的爱国之情。 10 月 19 日邓小平抵达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开始了他人生之旅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留学法国。
当时的法国,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广泛传播,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来,邓小平在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的启发下,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各种宣传活动, 1922 年,经周恩来介绍,邓小平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4 年, 周恩来开始担任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机关刊物《赤党》月刊的主编,邓小平参加了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专门负责刻版油印。同年下半年,他转入千 1921 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的领导人之一。 1925 年,他受党组织委派,任中共里昂区特派员,领导里昂地区的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由于他从事革命活动引起了法国警察当局的注意,党组织安排他离开法国,去苏联学习。 1926 年 1 月 7 日,他和傅钟、任卓宣等一道,从巴黎乘火车经柏林赴莫斯科。
在法国勤工俭学的 5 年时间里,邓小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活动,锻炼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