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9-2 当地通货膨胀与相对母币的汇率波动收益表的综合影响

预算

情形 1

通货膨胀

情形 2

通货膨胀

情形 3

通货膨胀

情形 4

通货膨胀

20%

贬值 20%

外币 母币

30%

贬值 30%

外币 母币

10%

升值 10%

外币 母币

30%

贬值 10%

外币 母币

销货收入

1512

1663

1512

1739

1512

1594

1680

1758

1679

销货成本

1440

1560

1440

1622

1440

1506

1575

1638

1575

毛利

72

103

72

117

72

88

105

120

104

折旧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营业收益

32

63

32

77

32

48

65

80

64

利息费用

14

14

13

14

12

14

15

14

13

税前利润

18

49

19

63

20

34

50

66

51

所得税

9

25

22

32

28

17

18

33

31

折算前税

9

24

( 3 )

31

( 8 )

17

32

33

20

后利润

折算利得

(损失)

期初 暴露

额 240

40

55

( 24 )

18

暴露 额变

(3)

(4)

2

(1)

37

51

(22)

_

17

税后折算

后利润

9

24

34

31

43

17

10

33

37

需要说明的是,折旧费用按历史汇率折算,故以母币表达率波动这些因素是管理控制之外的,因此,应将其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第二种方法,考虑到了衡量管理当局如何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这里,我们倾向于第二种方法。

总的来讲,一个良好的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实现以下两个目标:1)刺激分部经理作出于企业总体有利的决策; 2)提供有助于评价管理决策质量的信息。据此可以认为,应该选择“可分配利润”作为评价子公司经营业绩的尺度。所谓可分配利润,指的是在维持子公司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可提供给母公司的现金流。

根据本章第三节的讨论,通货膨胀与汇率波动对营业现金流的影响可分为三个主要类别:l)更高的价格和汇率波动对销货收入的影响;2)除了以历史成本和历史汇率计量的那些项目之外,重置固定资产和存货需要追加的现金流;3)在新的货币状况下需要追加的营运资本。在考虑了追加必要的费用,从而调整报告利润,得出“可分配利润”之后,还必须将它折算为母币表达。这样,才能在各国外子公司之间形成可比基础。

表 9—3 列示了前面所讨论的例子的可分配利润的计算。调整是按外币进

行的,直至倒数第二步。表 9—3 以报告利润为起点,然后,用重置存货和固

定资产的现行成本调整报告利润。由于销货成本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这就造成了按现行成本重置存货的资金(准备)不足。

本例中,销货成本计量中没有包括的重置追加成本,在 10%、20%和 30

%的通货膨胀率下,依次为 12、24、36 (期初存货成本为 120)。

按现行成本重置厂房和设备,也有必要追加资金。在资产

年通货膨胀率

10%

20%

30%

报告利润

FC17.0

FC24.6

FC31.6

为反映现行成本而作的调整:

相对于现行成本而少计的销货成本

FC12.0

FC24.0

FC36.0

相对于现行成本而少计的折旧

4.0

8.0

12.0

FC16.0

FC32.0

FC48.0

为反映营运资本需求变化而作的调整

现金追加需求与应付帐款变化

-4.0

-8.0

-12.0

报告利润总调整数

FC12.0

FC24.0

FC36.0

为维持生产能力作调整后的净现金流

FC5.0

FC0.6

FC(4.4)

以母币表达的母公司可得资金预算现金流

母公司可得资金上的差异

HC4.5 9.0

HC(4.5)

HC0.5 9.0

HC(8.5)

HC(3.1)

9.0

HC(12.1)

负债表中,厂房与设备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因而年度折旧费用也就是按历史成本计算的。假设重置成本按与通货膨胀率相同的百分比增长,期初的折旧额 40 就必须调整增加,以反映重置固定资产所需现金的增加。这个增加额在通货膨胀率为 10%、 20%和 30%情况下依次为 4、8 和 12。

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营运资本的需求。因此,在可分配利润的计算过程中,还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如果必须保持更大金额的净营运资本,以在通货膨胀后继续维持原销售规模,那么,这个营运资本净增加额就不能以股利形式分配掉。必须指出,营运资本需求变化,已部分地通过存货按现行成本调整得到了考虑。应予考虑的其余营运资本帐户是货币性帐户:现金、应收帐款及应付帐款。这样,为交易目的而必须保持的现金和应收帐款的增加额,就构成了不可分配的资金。当然,应付帐款的增长减轻了维持营运资本的资金需求。在本章所举的例子中,为简化起见,我们假设为交易目的而需要的现金量并不随通货膨胀而变化,并假设反映在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帐户中的每天的销货及采购额是稳定的。由于期初应付帐款大于应收帐款(这是一种非典型状况),通货膨胀对这两个帐户的净影响减轻了对营运资本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可分配利润,依通货膨胀率 10%、 20% 和 30%分别为 4、8 和 12。

如果按上述方法处理的调整后利润被母公司抽回,那么,母公司将收到按现行汇率换算的相应母币数。这样,如果总的通货膨胀率不小于 10%,那么,本例表明,以外币表达的可分配利润为 FC5.0,以母币表达的可分配利润则仅为 HC4.5——如果该种外币相对母币贬值 10%的话。

从评价业绩的目的而言,以母币计量的可分配利润是一种适当的标准。在确定业绩目标,以及与预算作比较时,都应采用可分配利润。这样,就能

够使得管理者对控制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负责。由于各种不同的影响可以分离,因此,就可以根据管理者对每个因素控制所获得的成功程度评价其业绩。

表 9—4 对价格上涨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作出了分析。通过比较报告销货收入与按通货膨胀前价格预测的销售收入,即可测算出由于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通过比较以现行成本表达的营业成本与无价格上涨情况下的营业成本,即可计算出价格上涨对成本的影响。通过比较报告净变化与无价格上涨情况下的净变化,就可以确定应付帐款和应收帐款中所包含的通货膨胀成份。现在,我们进一步要做的是,将一般状况的影响与管理者决策影响相分离。

首先,关于销货收入,我们要关心的是这样两个因素:定价政策和预算销售量。由价格上涨带来的营业收入额,就是表 9—4 中所列示的报告销售收入与按通货膨胀前价格计算的销货收入之差额。在本章所举例子中,我们假定管理者在销售数量方面实现了预算要求,因此,预算与报告利润间的差异完全是由于价格上涨造成的。

其次,对主要生产成本,我们可作类似的分析。以现行成本计量的报告成本可与无价格上涨情况下的成本进行比较。然后,再将无价格上涨情况下的成本与预算数比较。这样,生产所耗资源成本的实际上涨和管理者实现的效率就能得以衡量。而且,由于我们假设管理者在数量方面实现了预算要求, 因此,预算与现行成本的差异完全是由成本上升造成的。

管理当局对通货膨胀情况作出的反应,也可以通过收入和成本的各种增长与同期市场平均增长的比较进行衡量。在不影响销售数量情况下成功地提高销售价格,使之超过市场通行价格,应该受到称赞。同样,管理者的成功也可能归因于公司成本的上升幅度低于公司生产投入物市场总体成本上升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