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包公海瑞祠庙
位于千岛湖中心湖区的龙山,是一座四环碧水、常年葱绿的岛屿,岛上耸立着端庄古朴的海瑞词。
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嘉靖 37 年春,由福建南平县教谕升任淳安知县。任职期间,他清正廉明,严禁贪贿,改革陋规、平反冤狱,深得淳安士民的爱戴,被人们称为“南包公”、“海青天”、“海龙王”。从他在世时起, 淳安士民就已修建海瑞生祠。此后 430 年问,海瑞祠三易其址,历经沧桑, 但他在淳安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却一直没有改变。
海瑞词首建于 1562 年,即海瑞任职期满离任之后。海瑞的一生,忠贞不屈,刚正不阿,为政宗旨,始终以利民为本。他莅任后,深察民情,知民疾苦,采取了一系列招抚安民的措施,如丈地均税、节制谣役、减裁冗赋、抑制豪强。在职四年,政德显著。当海瑞离任后,士民思念心切,如失所恃。于是,好义之上民捐地献款,在县衙之西、察院之左,建造海瑞生祠,刻立“去思碑”,并塑海瑞像,供人们景仰缅怀。自古以来历代官吏,在其有生之年,百姓立祠纪念者,唯有海瑞首创先例。
至明万历年问,海瑞作古后,知县吴天洪顺应士民恳求,于 1589 年, 将祠迁建于贺城(原淳安县城)对岸南山之腰,改名“海公祠”。其祠倚山面水、坐南朝北,遥与县衙相望,祠门正对着县衙大堂,以示县官审堂时, 面对海瑞以自省。据民间传说,如有为官者不秉公判案,遥望海瑞塑像就会头晕目眩,胆战心惊。海公祠的构造十分简陋,四柱三开间,前有院落,院内建一石砌放生他,旁有瞻祠厢房;祠后为青松翠竹,占地约 300 平方米。海瑞生前极为俭朴,经常与仆人自种蔬菜供撰。也许是邑人为体现海瑞为人俭朴之故,人们纪念海瑞,并不举行任何出会活动,只是平时常去海公祠参拜,表示敬仰清官海瑞的心情而已。但在民问,海瑞的故事妇幼皆知。有的说:“唐、宋、元、明、清,哪个县官上任不是坐轿骑马的,只有海瑞走路上任。”有的说:“他清官清得一尘不染,连吃口水都要付铜钱。”还有的说他离任时告诫吏属要记住 16 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行,良民易虐,上苍难欺。”三百年来,仁人志士仰其德政慕其劲节,相踵登祠瞻观拜谒,络绎不绝。
建国不久,新安江水电站动工兴建,沿江境域即衍成千岛平湖,海公祠也随之沉人水底。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海瑞祠再度重新复建。 1983 年海公祠开始选址,因龙山是淳安历代文人荟萃之地,宋代状元方逢辰兄弟归林讲学,曾在龙山北侧创立“石峡书院”,于是就将建祠地址定于龙山岛,并确定了购买乡村祠宇,雇请民间工匠的建造方案。1985 年 2 月,海公祠破土奠基,建祠所用的木料框架拆自宫文聚璧村祠堂,石料采自茶园与洪圻村之山,碑匾楹联多出自京、沪名家手笔,海瑞手迹拓片碑文则取自海南海口市文史馆。历时一年,海公祠建成竣工。新祠为厅院合一,砖木结构,面积 625 平方米。前厅设名家题写碑廊,歌功述迹;后堂塑有海瑞遗像,供人们瞻仰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