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稽山镜水

会稽大禹庙

峰峦起伏的会稽山下,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典式建筑群,巍峨的殿字, 红墙褐瓦,层层相叠,一派庄严肃穆的气势,这就是闻名遐迹的浙东名胜禹庙和禹陵,相传大禹东巡死后就葬在这里。

禹是我国夏朝的创始者、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在洪水滔滔、大地茫茫的远古年代,他沐雨栉风,历经艰辛,率领民众“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河与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终于解除了长期危害人民生活的水患。据东汉《越绝书》载,大禹“优民极水至大越,大会计, 爵有德,封有功。”并改茅山之名为会稽。禹做了皇帝后“巡狩大越”,在此病故,葬于会稽山下。《史记》载述,秦始皇、司马迁都曾“上会稽、祭大禹”,探禹穴。禹庙和禹陵自古就是祭禹的地方,至今仍是人们瞻仰凭吊的胜地。全国纪念大禹的建筑虽有多处,但就规模和地位而言,首推会稽。

大禹陵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左右两侧小山分列,陵墓选址符合古代堪舆风水学说。禹陵古称”禹穴”,据山陵杂记所载,“禹穴穿地深七尺, 上无泻泄,下无流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周围方一亩”,这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墓地地形有相似之处。

禹陵入口处为一条百米青石甬道,甬道尽头建有一座禹陵碑亭。亭内

4.10 米高的碑石上刻着“大禹陵”三个鲜红夺目的大字,此系明代嘉靖年间会稽郡守南大吉所书。碑亭斗拱环侍、翼角昂然,饰以砖雕彩绘。亭周古槐蟠郁、松竹苍翠,清雅幽静。碑亭右侧还建有一座六角重格石亭,名曰“咸若亭”俗称“鼓乐亭”,系明代所建。在侧尚立有“禹穴辨碑亭”,碑文记述了有关禹穴的来历,对大禹所葬之地作了考证,此文系“西冷八家”之一丁敬所作。碑亭南删的陵殿和禹祠是在原有旧址上重建的,粉墙黑瓦,占朴庄重,建筑风格富有绍兴特色。

禹庙与禹陵相邻,据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修建禹庙,但遗迹已难辨考。现存禹庙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后经历代修葺扩建到明代已颇为壮观。除大成殿为 1934 年重建外,禹庙的主体结构都还保持清代早期的建筑风格。

禹王庙中轴线建筑为午门、祭厅、正殿三进。正殿高 24 米,为重檐歇山顶建筑,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屋脊上雕塑的游龙、逆龙、凤凰等,是绍兴特有的石灰堆砌工艺。逆龙背插利剑的造型,令人想起古代治水英雄大禹与洪水殊死搏斗的场景。正殿正中的平台上,塑有高达 6 米的大禹立像,头戴冕旒、手捧玉圭、身着黑底朱雀双龙华衮,面部充满忧国忧民的神情,生动地表现出大禹“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苍生”的抱负。像前槛柱上刻有康熙亲撰的对联:“江河淮汉思明德,精一危惟见道心”,表达了后人对大禹的敬重。

午门前有一块字形奇特的“峋峻碑”,又名禹王碑。碑文共 77 字,非篆、非蝌蚪文,形状如唐代韩愈所描写:“科斗拳身雍倒披,鸾飘凤泊四、稽山镜水 - 图1虎螭”。据碑的字形词义考释,是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作,并非夏代遗物。岣嵝碑的文字原刻在湖南衡山(又名岣嵝山)云密峰,明嘉靖二十年冬,绍兴知府张明道得岳麓书院的拓本,摹勒石上,遂置于庙前。

祭厅在岣嵝碑之北,是历代帝王君臣祭把大禹的地方。左右两院,陈列着历代歌颂大禹功绩的碑石及有关史料的碑文。

位于正殿东侧的窆石,是禹庙年代最久、价值最高的一件珍贵文物。这

块略呈圆锥形状的岩石,高 2.06 米,底围 2.30 米,顶端钻有一个碗大的圆孔,石上覆攒尖八角亭。关于窆石的用途,历来有种种传闻,有的认为它是大禹下葬时引棺谆入穴所用的工具,也有的认为它是入葬后的镇石,或陵墓所在的标志。在光洁滋润的窒石上,还刻有不少文字,按内容可分为篆书刻辞原文、后人题咏和题名,因年代久远,有些文字已模糊不清。从宋至清代有许多金石考古学家如王顺怕,翁方纲、阮元、俞樾等都对它作过考证,鲁迅先生也曾撰写《会稽禹庙窆石考》一文。

人们在窆石旁还可看到两块碑石,上书“石纽”“禹穴”。传说大禹出生于西羌石纽村,葬于会稽,故有此二碑。历史上相传禹以拟姓,至今大禹陵一带还生活着姓姒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