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北雁荡山
北雁荡山,号称“东南第一山,位于乐清县东北部。雁荡山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每逢秋末,南归的大雁栖宿于此,因而得名。它东起羊角洞,西至芙蓉白岩,北起仙姑洞,南至筋竹涧,面积约 450 平方公里。北雁荡山群峰峥嵘、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宇壮观、古木
参天,自古就有“寰中绝胜”之誉。雁荡胜景可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圣门、雁湖 5 个景区,景点多达 380 余处,计有 102 峰、64 岩、26 石、46 洞、14 嶂、18 瀑、28 潭、13 坑、13 岭、10 泉、2 水、8 门、4 阙、7 溪 1 涧、8 桥 2 湖、5 尖 2 峡等,其中尤以峰、洞、瀑、石取胜。明代徐霞客曾两次历游雁荡山,他感叹地说:“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雁荡奇峰林立,较为著名的有卓笔峰、独秀峰、玉女峰、双鸾峰、金鸡峰、双笋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这些奇峰或拟兽或拟物,形状栩栩如生。如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去观赏,则有一峰多态之神妙。例如被称为“雁荡三绝”中的灵峰,从灵峰寺左侧看时,只见一山劈为两峰,两峰宛如双手合掌;当夜幕降临时观望,此峰酷似一对紧紧相偎,情话切切的伴侣,在朦胧月色的衬托下观望,却幻化为一对丰满的乳房;再变换一个角度仰视,又好似一只敛翅的雄鹰。所以灵峰又有合掌峰、夫妻峰、双乳峰和雄鹰峰之称。在塔头岭上观看双笋峰,也有一峰三态之观:面朝西看,犹如打着发髻的老妪,老妪眉、眼、鼻和干瘪的嘴都十分逼真;朝东南看,却好似一个留着胡须的老头;若在岭下观望,此峰又变成一个双手拱拜的老僧。人们把这一带的夜景编成一首民谣:“牛眠灵峰静,夫妻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此谚道出了雁荡的峰石之美。
雁荡 46 洞中,以观音洞最高、天窗洞最险、仙人洞最大、仙姑洞最奇。
观音洞嵌于合掌峰中,最早为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洞高 100 米,宽深各 40
余米,洞内佛楼倚岩而建,高达 9 层。入洞口处为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
殿后有 377 级石磴,直达顶屋。顶屋为观音殿,其余为僧舍。从第 8 层楼左壁往洞口看,可见一尊一丁点儿大的观音佛像端坐在莲台上,此谓“一指观音”。从洞顶往外望,天空仅留一线,人称“一线天”。洞内尚有洗心,漱玉诸泉,最顶层的大殿旁还有一处洗心池,水质清淳甘洌。邓拓同志曾写诗赞曰:“两峰合掌即仙乡,九叠危楼洞里藏。玉液一泓天一线,此中莫问甚关凉。”位于合掌峰左侧的北斗洞,内筑 4 层道观。每当暮鼓晨钟敲响之时, 整个雁荡飘溢着神秘沉郁的宗教气氛。
雁荡瀑布以大龙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负盛名。这此瀑布终年奔泻不息,随着季节、晴雨、风力的变化,形态各异。有的如匹练横空,银河倒挂;有的似珠帘成串,烟雨霏霏;有的凌空飘洒,因风作态, 号称“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瀑布位于马鞍岭西 3 公里处,水从连云嶂下来,
高约 190 米。徐霞客曾在游记中写道,每当大雨刚过,“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雨水少时,瀑布从半空中飘忽而下,不到几丈,犹如烟雾。微风吹来,随风飘转,落入潭中,忽成圆圈,忽成曲线,其状恰似游龙戏水。清代袁枚在《大龙湫》诗中曰:“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此诗写出了大龙湫瀑布高悬的气势。
雁荡山屹立于东海之滨,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游览胜地,也是休养佳处。雁荡山土产丰富,毛峰茶、石斛、香鱼、雪梨、观音竹是久负盛名的
“雁荡五珍”,游人来此赏美景、品名茶、尝佳肴,可一饱眼福、口福,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