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都女子尽挑花

柏子树,柏子桠,柏子树下一个好侬(人)家。

生个儿子会挖山(种山玉米),生个因人(姑娘)会挑花,一挑挑到十八岁,嫁着一个好依家⋯⋯

当人们听着这首质朴动听的民谣时,仿佛看到旧时“男耕女织”的生活画面,歌中那个农家团人的挑花手艺,似乎与她的婚嫁休戚相关。为了解开这个谜,人们寻到八都源,于是发现了一种古老的民间刺绣——麻绣。 1990 年八都麻绣送往北京亚运会展销,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兴趣和喜爱。

八都源位于千岛湖的西北山区,从源头至源尾,沿途两山夹一水,山路蜿蜒曲折连绵 120 余华里。这里高寒多雨,云雾素绕,素有“云源”之称。在八都源中段,有一个“25 里青山”的狭谷地带,狭谷中间溪水湍急,两岸悬崖陡峭,地形极为险要。尽管交通如此不便,自古以来,这里却是山越人的久居之地。直到解放前夕,这里的人们吃的是山玉米;穿的是手织麻布; 用的是柴刀、开山锄;住的是茅草山棚或石瓦泥墙屋;照明也只有松明火把而已。即使经济较为富裕的人家住上砖墙瓦屋后,仍念念不忘在大门外再置一道矮门,谓之“干栏”。众所周知,住于栏、善驾舟、产葛布、印纹陶是古越人的四大文化特征。他们除了以山货调换一些食盐外,很少与外界交往, 一直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生活。因此,古老的山越习俗遗风自然得以延续下来。八都麻绣就是山越人遗传下来的民间工艺。

麻绣是一种绣在麻布上的挑花工艺,用途十分广泛。人们以粗麻布和麻

(或棉)线为原料,绣上各种古朴精美的图案,再把它缝制成各种日常用品。如背孩子用的肯袋、上山种包芦用的饭袋、结婚仪式上用的“传代”(袋),以及帐额、脚(围)布、头巾、围裙等等,穿戴起来,既美观又实用,更有一种纯朴自然的古风。

麻绣的制作工序十分古老,从种麻、剥麻皮、捻线、纺织直至挑绣,全用手工操作。她们用脚踏手穿梭的木质织机织麻布;用桐子饼或炉灰水水煮漂白;连染色用的靛青也是农家自种。每年农历 10 月包芦收获心至次年农历三月上山钹火地(火耕)之前,姑娘、妇女的上要活计就是织麻布、挑花。这里的妇女,人人都是挑花能手,个个怀有一手绝技。姑娘从七、八岁起, 就开始学着织布,并由母亲传教挑花技艺,待挑到十七、八岁出嫁时,挑花的技艺已相当娴熟了。按当地习俗,姑娘出嫁前,要亲自为丈夫挑绣两条围布、两个饭袋,并为自己绣两条围裙,也有绣四、六、八条的,总之要成双数,象征成双成对。陪嫁中还得有数匹麻布,有的多达十几匹。新婚后新郎出门做事,便围上新娘绣的围布,背上新娘绣的饭袋,人们就以围布、饭袋的好坏作为衡量新娘巧、笨的标准。如果绣工精细、花案新颖,说明新娘心灵手巧,聪明能干,从此不但赢得全村人的尊敬,还会巩固她在夫家的地位。因此姑娘为出嫁准备的新婚麻绣,总是别出心裁,精心挑绣的。麻绣的图案也不断翻新、争奇斗艳,既显得古朴粗犷,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隽永的艺术感染力。

观赏麻绣图案,一个有趣的话题令人惊叹。这些多由“十字花”组成的图案,不仅颇似古代象形图案,而且还与秦汉时期的器皿花纹有相似之处。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八都麻绣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麻织品相像。麻绣的挑花技法也是非常巧妙的,整幅图案一律采用单根麻线挑绣,中间绝无间断和系结。所谓“十字针法”即指在麻布经纬线中用斜“十”字(“×”)挑绣图案

的一种工艺,每一个针码在三至四根经纬之间,针脚相当细密。与众不同的是,每块麻绣都由几种不同的图案组合而成,针法若挑错一根线,图案就不规整。尤其在设计组合图案时,更要有一种掌握中心、巧妙搭配的娴熟技艺。图案是无需事先画样的,全凭脑记手绣,精心挑制,那些精美细密的绣品令人赞叹不已,爱不释手。

麻绣的图案,大致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是装饰图案,主要表现为对称图形,或是由若干幅同一图形组合而成的连续图案;第二类是象形图案,以表现事物形象为主要特征,如飞禽、走兽、花卉、鱼虫、寿桃、石榴、聚宝盆、长命锁玉佩、喜字灯等等,尤其是飞禽走兽一类的图案,如云龙、凤凰、锦鸡、喜鹊,造型生动逼真,线条极为流畅;第三类是汉字图案,常见的有福、禄、寿、喜、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吉样如意等文字图案,并带有某些变形的手法,富有美术感,表示信仰“八都女子尽挑花 - 图1”(万)字符号也较为常见。这些情意深厚的寓意图案,寄托了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是他们对美化生活的艺术表现。

八都麻绣也可制作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如壁挂、窗帘、围裙、时装等。这种白底蓝花、蓝底白花,青白辉映的传统色调,仿佛有一种永恒的魅力, 在当今五彩缤纷的装饰潮流中,更显得醒目悦人、古朴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