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之乡
越剧是我国三大剧种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县农村。嵊县四面环山,境内有条著名的剡溪,两岸山川秀丽,景色如画,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刻为先”之誉。在这块山清水秀的地方,民间歌舞和俗曲的蕴藏量丰富, 城乡居民素有“耕读传家”之风,所谓“草木才子”,比比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师县是越国的属地,因此,人们就把诞生于嵊县的戏剧剧种命名为“越剧”。
正如许多地方戏曲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发展起来的一样,越剧也是由早期的“沿门唱书”、“落地唱书”发展而成的。清咸丰年间,杭嘉湖及宁绍一带,民间曲艺广为流行。嵊县农村的贫苦农民,为了生计,采用佛曲、宣卷、道情、莲花落等俗曲小调,唱一些劝人为善、祝福长寿、多生贵子等吉利词句,沿门讨乞,俗称“沿门唱书”。同治年间,嫌县又遇到严重的旱涝灾害, 人们生活更加艰苦,那些破了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就学唱书,养家糊口, 以此谋生。由于说唱艺人来自民间,所唱内容取材于农村生活和民间传说, 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风味;其唱词大多采自民间歌谣,语言质朴,想象奇特,具有精炼、生动、细腻、丰富等特点。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表现出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经过长期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即兴形式的“彩头话”又逐渐演变为演唱, 出现了一批以反映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生活的篇目,如《卖婆记》、《懒惰嫂》、
《箍桶记》等。后来,唱书艺人又从传书、卷本、戏曲中移植改编了许多长篇书目,如《双珠凤》、《珍珠塔》、《玉蜻蜒》等。演出形式也由沿门立唱,发展到进入厅堂和茶楼酒肆演唱。所谓“落地唱书”便由此产生。当时艺人因敲着笃鼓,尺板伴奏,发出“的的笃笃”的音响,所以被人们称为“的笃班”、“小歌班”。追源溯流,它们都是越剧的前身。
越剧在浙东农村诞生并度过她的童年,自 1917 年开始多次闯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经过数十年的奋斗,终于在上海站住了脚,并使上海成为越剧的发祥地。早期的越剧演员都是男子,从 1906 年小歌班第一次登台算起,男班统治舞台达二十余年。到了三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开始占领舞台, 从此,女子成为越剧的主体,越剧的唱腔、表演、艺术风格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终以柔美抒情见长著称于世。现在又创男女合演形式与女子越剧并存,更加增强了越剧的艺术表现力。越剧长于表现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它唱腔清丽、委婉,富有抒情色彩;表演虚实相间, 使意境与现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统一,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而越剧舞台上涌现出来的优秀演员,更是群星璀璨、新秀辈出。如早期的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及继之出现的姚水娟、“越剧十姐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桂芳、徐天红、筱丹桂、竺小招、张桂凤、吴小楼)和戚雅仙、王文娟、金彩凤等,近年来,小百花越剧团义有许多中、青年演员崭露头脚,如茅威涛、何英、何赛飞等。在众多优秀的越剧演员中,有许多都是来自越剧之乡,这更是嵊县人的骄傲。至于越剧的保留节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孔雀东南飞》、《胭脂》、《汉宫怨》、《祥林嫂》等,更是成了越剧观众百看不厌的剧目。 越剧虽然是本世纪初萌生发展起来的新兴剧种,但她以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令人陶醉,成为流行大半个中国,仅次于京剧的重要剧种, 蜚声海内外,久负盛名,被人比喻为戏剧艺苑中的江南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