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鱼米之乡

良诸玉器壁琮

杭州北郊,杭宁公路必经之地的余杭县良渚镇,是举世瞩目的良渚文化发祥地。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考古文化,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因 1936 年首次发现于良渚镇而得名。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良诸是个耐人寻味的地名,据考证,良诸一带过去是一片河滩,后来才被改成良田。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现,全县近 50 个乡几乎都发现了原始文化遗物,遗址最集中、最丰富的是北湖、长命至安溪、良诸一带。在仅三、四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多达四、五处的古文化遗址,这种遗址连片成串的特点,说明当时已经形成了若干部落的聚住区。过去有人认为,浙江在春秋战国以前为蛮荒之境。自从良渚文化发掘后,才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 我们勤劳的祖先就在这一带从事劳动和繁衍生育了。

良诸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和玉器。石器有斧、凿、铸、镰、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右犁的使用,表朋当时农业生产已从“刀耕火种”的锄耕阶段进入了犁耕阶段。陶器有鼎、豆、壶、簋、盘、杯、鬶、盉、瓮等,质地以夹细沙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的黑皮陶为主, 器表的装饰多素面,打磨光亮,少数有精细的刻花和搂空文饰,或施彩绘。玉器有锁、琼、壁、磺、圭、环、镯、管、坠、珠、带钩及鱼、龟等 20 多种, 大多是透闪石和阳起石等软土。玉器是良诸文化物质,精神财富的集中表现, 其中最突出的是礼仪用玉,另外还有佩戴用玉和镶嵌穿缀用玉。良渚玉器长期有名,旧社会多为私人盗掘,经古董商辗转流失不计其数,北京故宫和台湾故宫收藏的某些良诸玉器,上面还有乾隆的御笔题诗。流落海外的良诸玉器,数量也相当可观,其中以收藏在佛里尔艺术馆的一批古玉最为著名。长期以来,良诸玉器一直是一个迷,直到良诸文化遗址发掘出大量用于墓葬的玉器后,人们才恍然大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玉的国家,玉制品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具有德瑞等人格化了的神圣含义。特别是经过周秦时代儒家的系统化、理论化,将晶莹温润、坚韧耐久的玉器比附为“仁、义、智、勇、洁”的“五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把壁、琼、圭、漳、磺、藐六种“礼天地四方”的玉器称为六瑞王。好玉、重玉,这是华夏民族的古风,《礼记·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把玉器用于礼仪与丧葬,也是华夏民族的习俗。战国出现的缀玉面幕和缀玉衣服,汉代出现的玉衣都是玉敛葬习俗的进一步发展。寻根溯源, 它们都与良渚文化中用玉器敛尸殉葬有渊源的关系。

良诸文化遗址发现的玉器,以壁、琮两种器物最引人注目。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壁、琮是祭天地的重要礼器。壁是一种扁平饼状中心有一圆孔的玉器,厚重、圆大、光素是壁的特征。琼的形状为外方内圆,在造型上以方圆两种几何形体组合而成,中间有一个从两端对钻的圆孔,两端凸出的圆口叫“射”,中间部分有四面,每一面中部有竖槽,一分二,整个琮体为四面八块(方)长方型凸面。东汉经学家郑玄为《周礼》所记“苍壁礼天”作注称“壁圆象天;又为“黄琮礼地”作注称“琼八方象地”。关于圆壁象征天和琮体四面八块(方)象征地的“天圆地方”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早于周代一千多年的良诸文化时期。

玉琮不仅是良诸文化的典型器物,而且是礼仪用玉中雕琢工艺最精致的

一种。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无一例外地琢有繁简不一的兽面神徽或兽面纹。图案简单的一种呈上下节,上节有两个圆圈表示眼睛,下面一条短横表示嘴,上面有两条平行的长横档;下节则表示眼睛的圆圈外面有椭圆形凸面,两个凸面相连接表示鼻子,下面也有一条短横表示嘴。整个图案以四棱为中线,集中表现在拐角上,形式严谨,讲究对称,显示一种古朴神秘的美。

据考古学推证,这种图案的上节表现的是人面(神面),二条长横表示羽冠,下节是兽面,上下节边框表示人(神)的屈曲的上翅和下翅。把上下两节合起来,即为一个人(神)骑在兽上的象征性图案。这种表示人(神) 的图案,是借助动物魔力,把动物视为负责沟通天地的使者的图案,反映了良渚文化先民的宗教信仰意识。图案繁褥的玉琮,有的为头戴帽子的神形纹, 有的是怒目利齿、极其威武的神徽,还有的在眼睑、鼻子、嘴上刻上细密匀称的云纹、弧线、横竖短条直线组成的饰带。这种线条,有的细如毫毛,通常情况下,用肉眼是难以看清楚的,堪称早期微雕技术的杰作,从而使它更具有神秘迷人的力量。

考古学者把这些图案称为兽面纹或饕餮纹。这些奥秘莫测的纹饰,决不是随意为之的。它和仰韶文化的鱼纹、陶寺类型的龙纹一样,或许就是良渚文化先民的图腾崇拜,尤其是把这种图腾纹饰镂刻在具有特殊用途的玉琮上,意义绝非寻常。新石器时代连接着夏商周三代文明,这一时期正是华夏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仅从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与良渚文化的渊源关系来看,良渚文化对华夏文明的介入极为深刻,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玉琮这一典型器物的制作,表明当时琢玉的技艺达到了非常精美的高度。在硬度远远大于一般金属与岩石的玉石上,进行切割、取料、琢磨、镂孔、线刻、浮雕、抛光,没有相当的琢玉经验,是完全不可能的,玉琮的制作,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一批以琢玉为业的

工艺匠人。但这些精致的玉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至今仍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谜。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良渚玉器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如今,座落在良渚镇荀山南麓的良诸文化博物馆已建成开放。在占地面积约 15 亩的博物馆前,耸立着一支高 14 米、直径 2 米的玉琼立柱,作为该

馆的特殊标志。博物馆内设一个前厅和 3 个展厅。前厅分成 3 个层次,底部为石器、中部为玉器、上部为青铜器。第一展厅为“风情展厅”,详细介绍良诸文化时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情况,并展示了当时的农业、制陶业、纺织业及玉器的制作。第二展厅为“玉陶器展厅”,展示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各种玉器、黑陶及石器,并介绍良诸文化遗址的范围及新的发现。第三展厅为一座复原的良诸文化时期的“玉敛葬”大墓的模型。该馆的陈列, 为广大观众全面了解良诸文化,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文明的曙光,提供了良好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