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
号称“浙江三雕”的工艺品,有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和浦江竹木根雕。青田石雕产于山口、方山一带,这里峰峦起伏、溪流如带,蕴藏着灿如
明霞、晶莹透亮的叶腊石,有冻石、彩石、纹石三类,品种多达上百种。该石细密滑润,适宜雕刻,早在南宋庆元年间,青田就已出产石雕,距今已有800 多年的历史。
起初,青田石雕只是用于磨制各种图书石章,所以民间俗称雕青田石为“雕图书”,而把石矿区称为“图书山”。后来品种逐渐增多了,又有文房用品、花卉、人物、山水、佛像、动物等雕刻品种。传统的青田石雕以“葡萄山”、“狮球”等最为著名,并以雕刻花卉、果品、动物、风景等见长。石雕艺人擅长取石造型,因色取巧,其艺术特色以雕刻镌空的技艺著名,并结合圆雕、透雕、浮雕、浅雕等多种刀
法,根据不同的雕刻形象,综合运用凿、戳、铲、刨、镂、雕、刻、刮、钻、刺、锉、磨等各种技法进行加工,突出石料的天然色彩和透明部分,精雕细刻,层次分明,使作品玲珑剔透,富有立体感。一件精细的作品,往往要钻上成千上万个洞眼,无论是高达 1 米的雕刻品还是不足 1 厘米的“米猴”,均体现了多层次的镂雕特点,具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和地方特色。青田石雕百余年前就已远销海外,被称为侨乡的青田县,至今还有许多石雕艺人侨居海外经营石雕。青田石雕曾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在比利时赛会、美国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意大利都朗赛会,均获得奖牌,产品远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关于青田石雕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个善良的樵夫进山砍柴,因搭救了一只自鹤而得到报答。樵夫在白鹤的指点下,发现一块色泽如玉的宝石,于是,开创了磨制加工业,后来工艺逐渐发展,便有了精美的石雕。
过去,民间把采石工人称作“采石老司”,采石工匠的传统习俗也别具一格。由于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岩工寻找矿苗十分艰难,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危险性。因此岩工都敬奉“山田老爷”为石山神祗,认为他主宰着开采矿石的命运。每月的初二、十六,岩工们都要在山田老爷的神位前点香供祭。按当地俗规,祭祀的猪肉必须一刀切下,然后再放入粉干、黄酒等“做山福”。祭祀完毕,邀请岩洞的工友一起聚餐,俗称“散顺风”。聚餐时,先由领班的老司夹肉骨,以此征兆将能挖到料石。由于过去岩工长期在深山作业,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在采石过程中,还要遵守某些禁忌。比如在岩山烧粉干,只能煮不能炒,因“炒”与“吵”同音,暗喻避免伤了和气。岩工来到岩山忌讳无事敲打凿子,说乱敲凿子预示伤手。平时忌将碗覆扣,认为“覆”含有塌方之意。此外,岩工之间使用的暗语也很特别,语言的忌讳也较多,如忌“洞”字,进矿洞叫“进财”;忌“回家”一词,回家得说“拔草鞋”;再如吃肉称“打老”;肉骨称“大雕”;吃饭叫“光锅”; 酒叫“三点”,把老虎称作“慢慢三”;牛称为“门前行”;采到冻石称“大雕打倒”等等。虽然这些禁忌习俗随着机械化开采和作业条件的改善,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石雕艺人传授技艺的行业谚语,却作为一种宝贵财富,依然被人们重视和利用。
林林总总的百工行业中,不少地方都流行以石匠为大的习俗。在民间建房的酒席上,无论是木匠还是泥瓦匠,往往要让石匠坐上首。俗话说,万丈
高楼平地起,建房首先要靠石匠打地基。但在石匠行业中,手艺最精巧的要数石雕匠,各种不同质地的石料,经过他们的手,便可制成工艺精美的石雕品。青田石雕匠“舞百鸟灯”的习俗,便充分体现出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统美德。每到春节、元宵佳节,石雕匠身挂各种鸟灯,在鼓点锣钹的伴奏下,尽情起舞,到各村去“舞百鸟灯”。这些鸟灯,制作精巧,色彩鲜艳, 表演形式精彩热闹。他们每到一个村庄,事先就要发出红帖,村里接到红帖, 便备好灯饭,招待舞灯艺人,并奉送红包。“舞百鸟灯”结束之后,艺人们将所得红包的钱款用来修固危桥险路,以民间集资的方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