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去观音
佛教胜地普陀山,不仅建有雄伟壮丽的三大寺院,还有众多的庵堂、茅蓬遍布其间,如大乘庵、梅福庵、观音洞庵、紫竹林庵、梵音洞庵,与主刹互为映衬、错落有致。著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庵堂,座落在风景奇特,气势磅礴的潮音洞旁,普陀山供佛的发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相传,唐懿宗咸通四年,有一个名叫慧锷的日本和尚,到中国五台山参禅拜佛。他见一尊观音大士圣像流净壮严,仰慕不已,一心想清回日本供养, 又怕该寺当家不肯,于是就偷偷地将这尊圣像“请”走了。慧锷得到这尊圣像之后,立即备舟东渡,准备携带回国。当船驶到普陀洋面新逻礁时,忽然海洋中涌现出无数铁莲花(此洋今称莲花洋),挡住航道,船不能行。如此三天三夜,船只能围绕普陀山四周打转转。慧锷见此甚惧,眼看着帆船要被风浪掀翻,连忙跪在圣像前求告:“大士,弟子因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所以想请圣像回国供养,如果因我是不予而取,或我国众生无缘供养,弟子就在此地建立精舍,供养圣像。”慧锷忏悔完毕,船飞速驶到潮音洞旁,安然停下,慧锷上岸后,在潮音洞附近找到一家张姓渔民, 说明来意,张氏就把自己住的茅蓬让出来,筑庵供奉观音,慧锷也因此在山上安住下来。后来人们就把供奉观音的庵堂称为“不肯去观音院”。
自从“不肯去观音”被传扬开去,人们觉得普陀山层峦叠翠,确实是一个清净佛地,于是便在山上纷纷盖起寺庙庵堂来。宋宁宗嘉定七年,御赐“普陀宝陀寺”、“太圆通主殿”额,指定普陀山为重点供奉观音的道场。宋高宗绍兴元年,高僧真歇和尚在高宗的赏识和支持下,动员全山七百多户渔民迁往外岛,使普陀山成了名符其实的清净佛国。明、清时期,普陀山除少数商店以外,几乎没有固定居民,可谓“有宅皆寺,有人皆僧”。据 1936 年统
计资料,在这仅有 12 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当时已建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28 禅院,128 处茅蓬,僧尼达 1878 人,每年从海内外来山礼佛的游僧也有千人以上。那时,岛上无处不供佛,无人不诵经,观世音的塑像,画像到处可见,是一个典型的“观音乐土”、“清净道场”,每年香客游客络绎不绝,岛上香火终年兴旺,大慈大悲的观世音,也就成了家喻户晓的菩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