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位于平阳县西部约 50 公里的南雁乡。因山顶有泥塘沼泽,秋末冬初成群的大雁宿于沼泽芦苇丛中,故名南雁荡。

南雁荡山,风光秀美,历史悠久,自五代高僧愿齐开山,至今已有 1000 多年。其山水洞壑历来与北雁荡齐名,有 67 峰、28 岩、24 洞、13 潭、9 石、8 瀑。整个景区,北起弯岭,南至施岭,东始鳌江雁门,西迄山门顺溪,面

积达 100 多平方公里,可分为东西洞、顺溪、东屿、畴溪、石城五个景区。其中以东西洞风景资源最为丰富,素有无山不洞、无洞不美之誉。

东西洞景区,峰峦叠嶂、怪石峰嵘、溪水环绕。从水头镇溯溪西行,十里溪山迂回曲折,清幽迷人。但见“石天窗”与“二仙对奔”两峰夹溪对峙, 立于谷口,舍筏登山,即为东西洞景区。登山数十步,只见一爿峭壁拔地嶂天,光润平滑的岩壁上镌刻“东南屏障”四字。整座山峰形状优美,犹如一道精美的彩屏,名曰“锦屏峰”。登高探望,锦屏峰岩壁直立,形如一座城门,宋代诗人陈有功咏诗赞叹:百里周围雁荡山,石门天设不须关。”穿过锦屏峰,离此不远,一座直插云天的奇峰当路而立,峰高百丈,峭拔雄伟, 峰腰间有一个透明的石洞,但见白云悠然飘来飞渡洞口,故称“云关”。穿过石洞,盘旋而上,仰望绝顶,有一石梁飞跨两崖,宛若云中天桥,岩壁上镌有“云敛天窗现,关开月牖光”十字。据说每值风雨、云穿雾涌,倏忽万态,一派飘飘欲仙的景象。

南雁荡岩洞众多,许多道观寺庙建于洞内。在 24 个洞天中,以观音洞、仙姑洞、东洞最为著名,是南雁名胜古迹荟萃之处。观音洞是一个面积最大的高位洞穴,洞口宽 36 米、高约 20 米、深约 15 米。庙堂楼阁依山建造,从

左到右,次第增高,形成一座 3 层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仙姑洞,又名西洞, 洞内为北宋年间建造的道观。洞府宽敞明亮,可容数百人,道观依洞建造, 黄墙碧瓦,7 间 3 层,内有大厅、楼台亭阁、朱氏仙姑堂、坐室等。传说观内供奉的“朱氏仙姑”,原为宋氏少女,因自幼在此修道而得名。此洞势高地旷、古木荫翳、清泉漱石、空灵绝俗,凭栏远眺,奇峰异景尽现眼前;东洞位于南雁荡溪右岸,洞口古树参天,洞内石壁凹凸。洞穴尽处为一片平坡, “会文书院”即建于此。这是一幢 5 开间楼屋,始创于北宋,重建于清光绪九年。在其左侧,有一座清宣统年间的西洋建筑,即“棣萼世辉楼”。书院旁侧,奇峰林立、竹木葱茏,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风至云集、竞相题咏。相传朱熹曾率领弟子来此讲学,会文书院因此而蜚声海内。

出东山南行,转入深谷,沿“晴红涧”穿过“杜鹃林”,便到达五大名潭之一的“梅雨潭”,散文名家朱自清笔下的“女儿绿”即缘自于此。梅雨潭瀑高悬飞挂、奔腾直泻、雷呜震谷、潭水碧绿如蓝,令人爱慕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