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龙灯放异彩

在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中,龙灯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据传,早在黄帝时代,就已出现龙舞的雏形。当初舞龙只用于求雨,唐宋以后逐渐演变为喜庆场合的娱乐活动。在迎神赛会和各种庙会上,普遍用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浙南龙灯由来己久,宋代就已流行民间,当时“城乡社庙均有龙灯沿街旋绕,名曰滚灯”。人们以此为乐,相沿成俗,常见的龙灯有布龙、纱龙、纸龙、板龙和平龙等等。

布龙,分红、黄、青、白、黑五色,龙的骨架以竹蔑扎制而成,外糊薄纸,内点烛灯。每龙 18 节,每节长约 1 米,用绘有龙鳞的长布连接头尾。舞

时,前有一壮士持龙珠逗引,后有 18 个壮士亦步亦趋、时蹦时跳、俯仰翻滚、姿态优美。其滚法有“鲤鱼化龙”、“顺反蟠龙”、“四枪交龙”等。元宵之夜,龙灯走街串巷,庆贺新禧,俗称“闹龙”。届时,人们还在街心,摆起烈焰熊熊的火盆,龙灯队前后紧随,快速飞越,这种“飞龙越火”的精彩表演,令人惊叹不已。当正月十八龙舞收灯时,照例要举行一场大型蟠龙活动。只见 5 龙登场,彼此蟠结,丝毫不乱、矫健敏捷,犹如翻江倒海、气势磅礴,形成极为热烈的壮观场面。

纱龙以篾做骨架,蒙以透明白纱,再用彩纸剪成的各种花样,贴在龙身上。点燃灯后,便映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还有各种戏曲人物,鲜明生动、华丽醒目。纱龙灯小巧玲珑,由四人抬着游行,供人观赏。

纸龙俗称大龙,以南塘街大龙最为出名。据清道光年间《永嘉见闻录》记载:“水嘉南塘等处,于元宵节有滚灯之举,削竹为首,粘纸为龙,头之大者至数十抱,儿童追逐其下,状甚可爱。薄暮上灯,光彩焕发,亦颇有可观之处。”南塘大龙,身高 3 丈余,长约 2 丈,身内点灯,上挂花篮、百鸟灯、鱼灯和各种戏剧彩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人们抬着边游边舞、观者甚众。

凳板龙,又名档龙,流行于温州一带,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木质龙灯。凳板龙分为二种,一体用樟木和梨木等贵重木材雕制,龙身多达 24 节。在头、尾和每节上都刻有楼台亭阁和许多小型圆雕戏曲人物,如《牛郎织女》、《白蛇传》、《西游记》、《济公传》等,刻工精巧、描金绘彩,每节灯板上都装有灯笼。入夜灯亮,人们抬着木板灯龙巡游于乡间,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矫健的火龙在村中飞舞,一会儿蟠曲起伏、一会几平地回旋,随着阵阵呐喊声和鼓点声,龙盘越旋越快,板上灯光连成一片形成层层火圈,场面极为壮观。

另一种凳板龙,同样也是用木板联成,但造形独特、装饰华丽,龙头、龙尾仿造渔船结构。龙头用一株粗壮的茅竹,弯成弓形,作为船的底座,上面用竹蔑扎成船状。高大的龙头装有 13 支触角,面额两侧画着两条飞龙,中间写一个“王”字,两盏小巧的灯笼饰为龙眼。头部往下伸展为船形,上有楼台亭阁,并粘贴各种图画,在灯光的照映下,玲珑剔透、富丽堂皇。其龙尾则为小舢板结构。当夜间龙灯起舞时,8——9 个大汉扛着龙头向前奔跑, 18 个大汉扛着龙身紧紧跟随、龙尾则远离龙身,时出时没、变幻多端。过去, 每逢元宵节,舞龙进村时,家家都要燃香点烛、祈神祐安,现在已成为一种充满喜庆气氛的娱乐活动了。”

平龙也叫龙船灯,头尾饰有戏曲人物,龙身贴满民间细纹刻纸,俗称“龙船花”。龙灯形体较小,制作简单,通常由一人举着在场上表演。白天不点

灯的叫白龙,夜里点灯的叫夜龙。这种龙灯的来历,由来已久,相传明朝年间,戚继光平灭了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沿海居民欢欣鼓舞,便制作了这种龙灯,载歌载舞,庆贺胜利。后来,每逢元宵节,人们都要举着龙灯四处游行,于是就形成为传统的节日习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