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故里古风存

来到诸暨旅游观光的游客,都要慕名前往西施故里苧萝村寻访遗迹。具城附近的西施殿、西施坊、西施门、西施滩,还有西施当年浣纱之处——浣纱江、烷纱石,都是游人访古探幽的景点胜地。

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诸暨芋萝村人。据史料记载,西施的父亲以卖柴为业,母亲烷纱纺织,西施幼承浣纱之业,是一个普通人家的浣纱女。在诸候纷争的战乱年代,她以一个区区民女的身份,凭着“秀气掩古今”的娇美面容,入吴十年,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终于完成了兴越灭吴,复国雪耻的使命。自古以来,从先秦诸子到汉魏史乘,从唐宋诗同到元明杂剧,及至现今当代,颂扬她的诗文代代不绝。在她的家乡,人们下仅传颂这位绝代美人爱祖国、恋故土、重乡情、为国献身,功成而下还的崇高美德,还传承着许多纪念她的民俗活动。诸暨民间,逢节日聚餐或设宴待客,西施豆腐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据说,西施自幼心灵手巧,长到十四、五岁,就擅长烹饪。她常以葛粉(山粉)调制豆腐羹。因味道鲜美可口,邻里竟相仿效,称为“西施豆腐”。后来西施以身许国,乡亲敬其品德,遂以山粉豆腐作为筵席首肴, 以示怀念西施,此风迄今未变。正月十二日庙会,竖“杨尖竹”也是纪念西施的一项活动。民间传说,吴国灭亡后,西施和范蠡双双隐居乡里。为了追回范蠡,越王勾践派司马四处打听寻访。有一天,司马在平阔向一”个头戴笠帽、身穿蓑衣、手持竹竿的“牧鸭佬”询讯。“牧鸭佬”告诉他,范蠡隐居的地方有这样一些特征:“圆圆一间屋,门前一株竹,身披紫金甲,带兵一百八”。司马按此寻访仍然一无所获。等到他悟到“牧鸭佬”就是范蠡时, “牧鸭佬”已不见踪影。显然,范蠡是汲取了与君王“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安乐”的古训,有意回避隐居的。司马找不到范蠡难以回复勾践,就落水自尽了。为使后人记取这件事,人们在平阔造了司马庙,在陶朱山造了陶朱庙。据传司马找范蠡的日子是农历正月十二,于是人们就在这天兴庙会以示纪念。每逢这一天,四乡八村的人纷纷到平阔“赶会场”。平阔村头,还树起高达数丈的“杨尖竹”。据说,攀到这高高的竹杆上,司马就可以见到范蠡和西施了。七月十五日放水灯,吃虾蟹鱼蟮也是当地特有的一项民俗活动。传说西施是在七月十五入吴的,启程时三江口百姓点起密密排排的水灯为她送行,从此便相沿成俗。放水灯是热热闹闹的事,人来客往,自然要置酒备菜招待亲友。三江口是湖区,宴请多以虾蟹鱼蜡为主。据说当年吴王为了讨得西施的欢心,把忠臣伍子胥杀了。后来伍子胥忠魂不散,被玉帝封为潮神。为了复仇,他就驾起大潮杀向越国。当他来到三江口时,只见江面水灯盏盏密布,老百姓把它的虾兵蟹将连煮带炒一一食用,误以为越国早已有所准备, 只好不声不响地退兵而去。

西施由越入吴的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因此,诸暨民间向有此日用三牲福礼祭把西施的习俗。早先,祭祀时仅有叩拜的礼仪和祈祷她早入神界的内容。近年来,由于西施殿的建成,祭祀西施之风日趋兴盛。及至当今, 已有七月十四晚间为西施“伴夜”,无子嗣祈求得子嗣,遭病灾者祈求攘灾祛病,出远门者卜问凶吉等等。

新建的西施殿,是一个包括了亭、殿、廊、轩、水池、花架的仿古建筑群。殿内的建筑构件,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诸暨四乡收集来的,可以说是民间古老建筑艺术的集锦。各种石雕、木雕的门扇、窗棂,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牛腿”(雀替),安置在廊底与回廊之间,恰到好处,井然有序。身临其

问,犹如走进一座古典建筑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