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学校教育的演变

英国中等教育产生于中世纪末期的封建社会。到了 19 世纪前半期,仍然保持着中世纪的中等教育的传统,以中世纪沿袭下来的文法学校和公学为主要形式。

英国产业革命之前,中等学校基本上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文法学校和

公学。起领导作用的是古老的公学。所谓公学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的学校。公学由私人办理,不受公家补贴,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公学学生大都寄宿,收费昂贵。后来它很快发展成为只限于上层社会子弟才能进入的学校。到该校学习的子弟都是准备升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人。入了这两所大学的学生,至今一般仍保持头顶高帽,身着硬领服的风度,俨然是一个“小绅士”。公学主要开设古典文学,并重视宗教教育和宗教活动。公学大都与教会有密切联系,并受教会支持。这些公学对现代文学和现代史都极为忽视。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发展,公学虽对入学学生的身份放宽了,但对家庭财产的限制有增无减,它仍然是贵族,大资本家及富人子弟才能进入的学校。

文法学校(文典学校)起源很早,甚至罗马时代就已存在。它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公学。这种学校强调古典语言和文法的教学,使用拉丁语,以满足上层社会职业(如医师、法官、辩护士)以及一般绅士秘书对拉丁语和文学知识的需要。它也是王室贵族成员为学会拉丁语来装饰自己的华贵身份的学校。文法学校的毕业生,一部分升入牛津和剑桥大学,一部分成为一般官吏、医师、法官和教师等。这样的学校地区性较强,对学生收费较低,并实行走读制,文法学校至今仍然是英国的主要中学之一。

不论公学,还是文法学校,都属于专为贵族资产阶级子女所设立的学校, 但它对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贡献。

17 世纪 60 年代至 18 世纪后期,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其它国家进步教育的影响,英国也曾出现过进步的教育思想,并直接促进了英国中等教育的新发展。英国文学家弥尔顿就是一位具有进步教育思想的代表。他主张在英国创办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他称之为“阿卡德米”的实验中等学校。他认为,这种学校应培养青年多方面的能力,并设立广泛多样的学科。然而他的这种主张当时并未受到重视,直到 1632 年国会通过教师“必须效忠于国教”的法令之后,许多非国教派教士创立了阿卡德米学校,接受弥尔顿的思想,重视自然科学及外语课程,并用英语教学。由于这种学科接近生活实际,具有实科倾向,因而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中层社会的平民子弟入学者居多。 1639 年,国会也批准了允许其存在的议案。这是英国教育的新发展。它形成了这一时期英国中等教育对贵族与平民,实施宗教与世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状况。到 18 世纪后半叶,英国的阿卡德米学校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工业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因而需要加强科学技术教育。由于宗教势力的阻挠和行会学徒学校的严重影响,致使英国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英国工厂主宁肯多招学徒工也不办技工学校。到 1832 年伦敦和格拉斯格等大城市才开办技工学校。1851 年,英国政府才准许建立工业夜校。到 1872 年,规定给予开办 3 年自然科学的学校实施奖励。实科学校、商业学校和工业学校兴办起来之后,文法学校和公学的古典科目有所减少。这就是英国中等教育的演变过程。但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过去 100 余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