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治三年时,全国总藩数 276 个,其中 21 个藩因缺少资料,

是否设立过藩校情况不明。此表调查的是 255 个藩设立藩校的情况)

表内的数字说明,1869 年(明治二年)全国有 276 个藩。调查的是 255

个藩,共设藩校 255 所,平均各设一所。255 所中有 219 所是在 1867 年(庆

应三年)以前设立的,有 36 所是在明治元年到四年设立的。德川时代所设立

的 219 校有 187 校是在 1751 年到 1867 年这 117 年中间开设的。可见德川幕府末期各藩竞相设立藩校,占总数的 86.4%。

藩校发展如此之快是由于幕府时期商品经济已有很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出现,商人阶层的势力大有增强,幕府和各藩处于财政危机阶段。各藩为了挽救危机,曾试图改革幕政。一些开明的大名认识到要富国强兵, 摆脱困境就必须培养和选拔有才能、干练的人才。那些和新兴的地主、商人有联系的,出身于下级武士的改革派已参予藩政。他们更是主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打破世袭的身分制度,广求人才和造就人才。另一方面,当时受过教育的武士阶层积极要求受到教育,尤其是那些因减少世袭俸禄,丧失社会特权和经济实力的下级武士,把接受教育看做是进入新的职业领域,谋求提高社会地位的主要手段。所有这些都促进了藩校的创办和发展。

幕府末期新建的藩校与从前设立的藩校有很大的不同。从前的藩校,在培养目标、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和幕府直辖的昌平坂学问所相类似,是模仿昌平坂学问所的形态开办的。幕府末期新设的藩校做了许多改革。比如:萨摩藩、长州藩等西南各藩的藩校,由重视儒学转变为重视近代的实用科学。在学科设置上不局限于经、史、诗文,还比较重视实用的知识,如算术、医学、天文学等等。在入学者的身份上打破封建世袭身份制,有许多藩明确规定,除藩内武士子弟外,也允许平民子弟到藩校学校。对于藩内武士子弟要求他们全部都要接受教育。有许多藩校放宽入学年龄,收容七、八岁儿童入学(从前藩校只允许十四五的少年入学)。这样的藩校在明治维新以前已经开始向近代学校方向发展。明治维新后,藩校是近代中学的基础, 很多藩校在维新变革时改为中学或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