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科举制度作为基本的选官制度和考试制度,客观上选拔了一些符合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官员,巩固了其统治。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局限和科举制度本身的局限,科举腐败,日益显露其弊端:读书人为功名利禄所困, 身心受到摧残,缺少实际学问。史册中描述道:“独是科名声利之习,深入人心,积习难返,士子所为汲汲皇皇者,惟是之求,而未尝有志于圣贤之道。” 为求功名,七八十岁乃至百岁老人都有参加会试者,清廷甚至对其大加标榜。鲁迅先生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孔乙己形象就是无数身心遭受科举严重摧残者的典型代表。重视科举就必然忽视学校教育,无论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都作为科举人才的储备之所,连书院和私学也沦为科举的附庸。学校一旦受制于科举,就失去了生命力,故“人不事学业”,也就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之人。科举的腐败还表现在文风、学风的败坏上。士子唯八股是习,虚华无实,盲目模仿,剽窃,可以为名利不择手段,屡屡发生的科场舞弊案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学术思想受到严重阻碍,文化进展缓慢,逐渐落后于崛起的西方文明。

这些弊端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内容以八股时文为主。八股使得士子不能顾及“经世致用”之学,就连统治者所要求的“圣贤之道”都不能基本弄懂,一些侥幸中试者亦多非有真才实学者;学校名存实亡。

清统治者不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能干人才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作为封建统治一项重要手段的科举制度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到清末,废除科举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04 年最终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