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832 年国会改革

到 20 年代下半期,要求改革的呼声又响彻全国,争取国会改革的运动又开展起来。

与前一时期的急进运动不同,这次改革运动有工业资产阶级的积极参加。到这时为止,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和要求有显著的变化。在 1800 年左右,他们大多数是小规模的工厂主,那时他们所追求的无非是多赚利润。而现在他们已经积累起雄厚的资本,大大扩充了企业的规模,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因此他们的野心也大了,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参加国家统治。在他们看来,只有争取选举权,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自从 1815 年实行“谷物法”以来,一方面国内粮价抬高了,劳动力昂贵了;另一方面,欧洲许多农业国采取限制英国工业品进口的措施,以抵制“谷物法”,因而英国工业品出口额锐减。这些事实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认识到:为了本身的利益,必须争取废除“谷物法”,而为了废除“谷物法”,必须改变选举法及改革国会制度,使自己参加政权。这便是他们投身于国会改革运动的主要原因。工业资产阶级参加这个运动,意味着上世纪 90 年代结成的反雅各宾主义的反动阶级联盟开始瓦解。

为了推动改革运动,工业资产阶级早在 1830 年就成立“伯明翰政治联盟”(创始人为银行家阿特伍德),并且积极展开活动,以争取工人的支持。不久,全国各地也争相仿效,纷纷成立“政治联盟”。

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1825 年爆发的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危机有力地推动工人阶级参加运动,因为这次危机波及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恶化了广大工人的生活,使工人群众的政治积极性大大加强。由于工业革命的胜利进军,工厂工人人数急遽增加,工厂工人在运动中的作用加强了。同时,经过一个世代的残酷的斗争之后,一些先进工人开始看到,资本家整个说来都

是工人阶级的敌人,因此他们在运动中拒绝资产阶级领导,他们成立工人自己的“政治联盟”,这样的工人组织在北方工业地区特别普遍。而且,个别的工人报纸如 1830 年出世的《穷人卫报》(办报人为欧布莱恩)还以平易的笔调宣传了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有些先进工人的阶级觉悟大大提高了。一些工人认识到争取普选权及政治民主,是为了实现工人的社会解放。当然,具有这样觉悟的只是一部分工人,因为大部分工人照旧接受工业资产阶级的领导,如 1830 年初创立的工业资产阶级领导的“伯明翰政治联盟”就有许多工人群众积极参加。而且,大部分工人对于社会主义是陌生的。

除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外,参加运动的还有同路人——辉格党的左派,其中有对腐败的国会制度也有所不满的葛雷和罗素。

在 1830 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下,英国国会改革运动进入了高潮。全国各地的工人集会更加频繁,改革的呼声更高。但是托利党政府仍然顽固地反对改革。1830 年秋国会开会讨论改革问题时,首相威灵顿竟宣称现行的选举制度完美无缺,改革是不必要的,并且表示要调动政府的全部力量去压制群众运动。因此,托利党在这一年大选中遭到惨败,托利党内阁倒台。同情改革的国会多数党——辉格党领袖葛雷组阁。葛雷在组阁后不久就向下院提出一项改革法案(1831 年 3 月),这个法案主要有两个内容:第一,取消所有“衰败城镇”在下院的席位,人口不足四千的城镇的席位由二席减为一席, 把空下来的席位分配给席位过少的郡及没有席位的新兴工业都市。第二,扩大选举权,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让城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的农场主享有选举权。而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选举权。一句话,这个法案距离人民的要求甚远,距离卡特莱特所提出的纲领要求也很远。因此它引起许多工人的不满。工人报纸《穷人卫报》尖锐地批评了这个法案,说它是“一种邪恶、专横、欺骗和奸诈的措施”,并且警告广大读者说:“如果这个法案得到通过, 你们将成千上万地饿死,像死狗一样赤条条地被抛弃在垃圾堆上。”1831 年在木匠洛维特的领导下成立了“工人阶级全国联盟”,这个联盟提出了与葛雷的改革法案针锋相对的纲领:普选权、无记名投票及一年选举一次国会等等。

为了抵消“工人阶级全国联盟”的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普累斯也成立一个全国性组织——“全国政治联盟”,这个组织吸收工人参加, 以便控制工人的行动;同时它也与全国各地的“政治联盟”合作,以便影响这些组织的活动。但是这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号召和动员人们去支持葛雷提出的改革法案。

但是该改革法案在下院被击败,于是辉格党内阁把国会解散,下令举行新的选举。选举结果,辉格党获得多数(136 个席位),因而法案获得通过。但是 1831 年 10 月被上院否决了,投反对票的大半是主教及发战争财的贵族。

法案被上院否决,却造成了一个对改革法案有利的形势:原来反对这个

法案的成千上万工人现在看到:这是一个人民与维护“旧的、腐朽制度”的贵族之间的斗争,因而转变了原来的立场,而支持这个法案了。于是在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工人示威运动,在有些地方示威发展为暴动。在伦敦街上,群众袭击托利党主教和贵族的住宅。

1831 年 12 月,改革法案第三次被提到下院,并且第三次被通过,当时上院仍准备否决它。于是全国又呈现紧张局面,许多地方发生暴动事件。“政治联盟”表示要组织几千人的进军,去声援辉格党内阁。有些集会提出更激烈的要求:废除上院及世袭贵族。1832 年 3 月,伦敦示威群众不下 10 万人。

这时“全国政治联盟”的普累斯玩弄了巧妙的政治权术,他一方面劝阻工人群众,不让他们起来暴动,另一方面用革命的前景去威吓托利党人,表示只有通过改革法案才能避免一场革命。他还劝中等阶级存款户从银行里提取黄金,以便用金融恐慌去威胁托利党人。

当时辉格党内阁劝国王任命同情法案的人们为上院议员,以造成支持法案的多数,但是国王拒绝了。于是内阁辞职,国王指定托利党威灵顿组阁。这就立刻引起了抗议的浪潮:报纸刊出黑边,表示国丧,到处鸣丧钟似乎发生了国难。人们纷纷向下院请愿,主张在法案被通过之前下院不再拨款。北部工业地区的许多“政治联盟”准备向伦敦进军。在这个形势下,威灵顿也退缩了,他拒绝组阁,并且劝国王接受辉格党内阁的劝告。国王乃又召回辉格党内阁,并且答应任命 50 名新的上院议员,以促成法案的通过。同时, 国王也写信给反对法案的上院议员们劝他们让步。威灵顿也说服这些议员不要继续抵制这个法案。因此,到 1832 年 6 月 7 日,上院终于通过了改革法案。

在国会多次辩论的过程中,法案内容有些修改,但是最后通过的法案与原来提出的法案大体上相似。最后通过的法案的内容如下:

  1. 议席的重新分配。人口在 2000 人以下的 56 个城镇完全被剥夺了

下院中的席位,人口在 2000 与 4000 之间的 31 个城镇保留一个席位(原来

为两席)。这样就空出 143 个席位,把其中 65 个送给较大的郡,8 个送给苏格兰,5 个送给爱尔兰,65 个送给新兴大工业城市,其中有曼彻斯特、伯明翰、设菲尔德及里子等。

  1. 选举权的改革。在各郡,每年收入在 10 镑以上的土地持有者和每

年收入在 50 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均为选民。在城市,房租收入每年达 10

镑以上的房主及每年纳 10 镑以上的房租的房客,都可以享有选举权。

按照这项规定,英国诸郡的选民从 24.7 万人增至 37 万人;城市选民从

18.8 万人增至 28.6 万人。选民与总人口的比例从过去的 1∶32 变为现在的1∶22。城市工人及农村劳动者都被剥夺了选举权。

  1. 投票方式的改革。过去投票用 15

    天,为舞弊、贿赂及酗酒制造机会。此后投票只限两天。

1832 年的国会改革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

有其进步的意义。这是因为它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跻身于统治地位,从而使得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但是,它剥夺了劳动人民的投票权,使工人阶级大失所望,他们认识到:几年来在政治斗争中追随资产阶级的结果, 竟被出卖了。因此,在 1832 年以后,英国工人阶级对政治斗争心灰意冷, 便离开了政治斗争,而集中全力参加经济斗争。他们积极组织工会,并且在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影响下,参加工人生产和消费合作社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