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等派与独立派的斗争
早在 8 月 1 日独立派军官就以全军的名义发表了一个政治纲领:“军队建议纲目”,其主要内容有:第一,解散长期国会,另选出新国会,但惟有纳直接税者方能参加选举。这无异剥夺了劳动人民的选举权,用意无非是保证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政治统治。第二,保留君主制及上院,但要限制国王的权力:由国会产生的国务会议向国会负责,而不向国王负责,国务会议有宣战、媾和和外交大权。8 月末,独立派军官便以这个文件为基础与国王谈判, 但是国王对于限制王权这一点很不满意,所以谈判失败了。
独立派与国王的勾结,引起了广大士兵的愤慨,他们猛烈地抨击独立派
军官。他们也反对“军队建议纲目”,并且在 10 月 15 日针锋相对地提出了
自己的政治纲领:“军队事业”,到 10 月下旬又提出更为激烈的纲领草案: “人民公约”。这两个文件内容要点如下:第一,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第二,解散长期国会,按普选制原则选出新国会,凡年满 21 岁及以上者均有选举权,只有保王党人例外;选区按人口比例重新分配。第三,取消上院, 成立一院制国会,国会享有立法大权,有对外宣战及决定对外政策的权力, 也有任免官吏的权力。下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不受任何个人或团体的干涉”。第四,任何权力机构都不能干涉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也不能强迫人民服兵役从事战争。第五,所有的人,不论其官职、财产、地位、出身的不同,都一律服从统一的法律。第六,取消对外贸易的独占制度,废除日用品的国产税。第七,停止圈地,把以前夺取的公社土地归还给农民,取消什一税。一句话,平等派士兵在这里勾画出一幅反映城乡劳动人民渴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蓝图。诚然,纲领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它没有要求改善农村中人口众多的公簿持有农的地位。但是它在 17 世纪中叶是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治纲领,对于鼓动群众斗争,推动革命深入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样,到 1647 年下半年,独立派和平等派提出截然不同的纲领,从而形成相持不下的对立局面。为了打开这个僵局,10 月末 11 月初在伦敦郊区帕特尼举行了军队会议。在会上,唇枪舌剑,辩论得极其激烈。参加辩论的, 独立派有克伦威尔和爱尔顿,平等派有雷因波洛上校、塞克斯比及军队外的平等派威尔德曼和配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国家政权形式和普选权。平等派在发言中一致要求消灭君主制,认为君主制是与自然权利学说及人民主权论格格不入的。独立派则主张保留受限制的王权,他们认为取消君主制将是一个可怕的跳跃,将导致国家的崩溃。爱尔顿说国王及上院的权力“是地上最合法的”,是由于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而产生的。双方锋芒相对,各不相让。
在讨论普选权问题时,独立派坚决反对普选权。爱尔顿声称:“我想, 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权利是不存在的。我认为除了与这个王国经常有利害关系的人以外,任何人都没有决定王国事务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选举应该决定用什么法律来管理我们的人。正是这样的人凑在一起,实质上代表王国,从而应该选举代表。”爱尔顿所指的“经常与王国有利害关系”的人, 实际上就是有财产的地主及工商业者。爱尔顿甚至不承认形式上的平等权利,他对人民抱鄙视的态度,他甚至狂妄地声称人民群众仅仅有权利享受“空气和地面上的生存空间”。他的观点遭到配第的有力反驳。配第说:“我们认为没有丧失出生权利的一切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选举权”。爱尔顿又以私有财产的捍卫者的姿态发言道:承认选举权的平等,结果将使财产受到侵犯,为了确保财产不受侵犯,就应该由土地所有者、商人、手工工场主来管理国家。独立派的另一个代表里乞说:不关心保存财产的人们的数目,比有产者的数目多五倍,如果前者享有选举权的话,他们选出的代表会轻而易举
地制定消灭财产的法律。为了反驳独立派的这个论点,平等派在会上一般地都否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而且配第还说:实行普选权不但不会造成财产的消灭,而且还有助于私有财产的保存。平等派雷因波洛痛陈剥夺人民的选举权的害处,他指出:剥夺大多数人民参加投票的权利,将造成英国的暴虐统治,其专横跋扈将不减于过去的专制王权。他还说:决定一个人是否有投票权不是财产而是理智。否定一个人的投票权,就是否定他运用他的理智的权利。他还引用自然权利学说及主权在民的思想为普选权辩护。塞克斯比主张一切英国人都参加选举,而不应以财产多少为转移,他断然反对剥夺贫民的选举权。
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
11 月 5 日,趁克伦威尔缺席的机会,军队会议在平等派的坚持下通过了召开全军大会来表决是否接受“人民公约”的决定。
为了破坏平等派的计划,高级军官下令军队分为三个部分,分期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举行军事检阅,为的是避免平等派利用全军大会达到表决“人民公约”的目的。平等派又决定利用军事检阅的机会举行武装示威,强迫高级军官接受“人民公约”。
本来军事统帅部只指定七个团队在威尔集会接受检阅,平等派却发动了另外两个团队来参加。这九个团队的士兵都在帽子上贴着“人民公约”全文。11 月 15 日,当费尔法克斯、克伦威尔等高级军官出现在检阅场时,平等派下级军官雷因波洛便从团队中走出来,准备把“人民公约”交给费尔法克斯, 但是被克伦威尔部下的军官推开了,费尔法克斯和克伦威尔对每个团队都讲了话,号召士兵们服从命令把“人民公约”拿掉,并且要求他们在关于服从长官命令的誓词上签名。在听完讲话之后,原来的七个团队服从了总司令的命令,在誓词上签了名,并且自动取下了“人民公约”,但是另外两个团队的士兵却拒绝这样做。不过,他们只是消极地不服从,而没有积极行动起来。克伦威尔为了防止士兵转入行动,便决定采取威吓手段,他突然拔出剑来闯到士兵队伍中间,严厉命令他们抛掉帽子上的“人民公约”,他自己还动手去撕,并且当场逮捕 14 名平等派积极分子,就地组成军事法庭把其中三名士兵判处死刑。其中一个人(阿诺尔德)当场处决,另外两个人后来被减刑。如英国历史家迦狄诺所说,克伦威尔的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使叛乱军队的秩序重新恢复起来”。
因此,平等派士兵与独立派军官之间的斗争,就以独立派的胜利而告终。平等派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即独立的组织和领导权。他们只知高唱民主原则,而忽视了现实的权力,在组织和领导权问题上任凭克伦威尔等高级军官的摆布。高级军官们虽然在争论原则问题时,有时也有些让步的表现,但是在领导权问题上寸步不让。当克伦威尔一步一步地把平等派从领导机构中排挤出去之后,就运用这个领导地位的权威,把平等派运动淹没在血泊之中。本来平等派在 1647 年成立鼓动员组织
后,就应该把它巩固和发展下去,并且以此为中心把士兵群众和社会上的小资产阶级、劳动人民的斗争组织领导起来,摆脱高级军官的控制。如果这样做,平等派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还是有可能的。
这次平等派虽然一败涂地,但是他们在 1647 年所进行的宣传和斗争, 还是意义重大的。它大大提高了城乡小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积极性和政治觉悟。平等派的主权在民及共和主义思想成了人民群众一致奋斗的目标。1649 年处死国王、取消上院及宣布共和国,都体现了平等派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