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工业革命时期,在思想战线上反映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1723~1790 年)出身于苏格兰一个富裕的海关职员家庭, 毕业于牛津大学。1748 年在爱丁堡大学任教,讲授修辞学和文学。1764 年开始专门研究政治经济学,1776 年出版划时代著作《国富论》①。

亚当·斯密写作《国富论》的时期,正是英国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时代。他在《国富论》中,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他指出,一切财富的本原是劳动,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能

① 原书全名应译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之研究》。

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他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既有科学的成分,又有庸俗的成分。他正确地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但他有时又说商品的价值是由它所能购得的劳动量决定的,即由工资决定的。由两种价值论导引出两种利润论。一方面,他认为利润是由劳动生产出来的一部分。他说:“劳动者附加在原料上的价值⋯⋯须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支给劳动者的工资,又一部分支给雇主的利润,来报酬他垫付原料代价和工资的那全部资本。”这里所说的利润就是剩余价值,而亚当·斯密却把剩余价值和利润混为一谈,不加区别。另一方面,他又把利润当作生产费用的一部分,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亚当·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 要求取消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特权公司;主张自由放任,他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则,要求国家不干涉工商业活动,不干涉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反对工人建立任何组织。他把社会上的人们分成三个阶级,即没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能取得利润的资本家, 占有土地因而能获得地租的地主。但是,他鼓吹社会分裂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是永恒不变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合乎自然秩序的永恒的经济制度。

亚当·斯密为英国工业革命制造了舆论,建立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的科学成分在李嘉图手中得到了发展。

大卫·李嘉图(1772~1823 年)是伦敦交易所一个经纪人的儿子,早年随父从事投机活动,成为富翁。后来离开交易所,专门从事研究,捍卫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1817 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一书。

李嘉图批判了把购得劳动当作价值尺度的错误观点,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量,即劳动时间决定的。他说:“投在商品内的劳动量,支配商品的交换价值;劳动量增加,商品价值增大;劳动量减少,商品价值减低。”他确认劳动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只要劳动时间不变,则由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不会因工资的变化而变化,工资增加则利润相应地减少,工资减少则利润相应地增加。实际上,李嘉图指出了工人和资本家阶级利益的对立。但是,他形而上学地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自古已然”,永远如此。他断言工人和资本家的存在是永恒的自然现象,工人工资的大小决定于工人及其家属维持劳动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工资有一定限度,不可能长期提高。

1819 年,李嘉图当选为议员,尖锐地抨击“谷物条例”,积极主张自由贸易,成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一个重要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