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工商业的发展

呢绒工业是英国的“民族”工业,革命前呢绒生产遍及全国各个城市及广大农村。早在 16 世纪,在呢绒业中就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有的采取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形式,也有的发展到集中的手工工场阶段。有些集中的手工工场的规模已相当大了,如伦敦商人萨缪尔·米科在自己的工场里同时雇用了数千个工人,其产品还可以行销于国外。到 17 世纪上半期,在古老的行会手工业中也生长出资本主义要素来。行会的上层分子,亦即富裕的作坊主人通过残酷地剥削工匠及学徒而致富,并且扩大了经营规模,因之这样的作坊逐渐地便带有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性质。除了呢绒业而外,在制铁等部门也产生了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也兴隆起来。英国不但出口呢绒等工业产品,而且还入口大量原料。英国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贸易公司进行的,其中最古老的要算“商人冒险公司”。大商人每年从对外贸易中获利甚多。英国商人还参加非洲奴隶贸易,甚至有人从事海盗活动。

手工工场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推动了金融事业的发展。英国最早履行银行职能的是“金匠”,“金匠”接受私人存款,也对外贷款和兑换货币。这可以说是银行的萌芽。伦敦是英国贸易及金融事业的中心,而商业区又是伦敦商业金融事业的中心。伦敦交易所开设于 1568 年,它不但在英国, 而且在全欧洲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的说来,到 17 世纪上半期,英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还占优势。到 1665 年,英国农业资本(包括土地房屋及农具)价

值等于 2.1 亿镑,而其他的资本价值(包括工商业)只等于 4000 万镑。英国的工商业与外国相比,也不算是最先进的,英国无论在生产技术和

产品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荷兰和法国。英国工商业发展虽然不大,但是英国资本主义总的发展却比欧洲其他国家有更大的成就。这是因为英国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渗透程度,是为其他国家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