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拿破仑对外战争

(一)拿破仑军队在欧洲的胜利进军

拿破仑的政权,是与对外战争相始终的。应该看到:拿破仑对外战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对外战争的继续,这场战争首先是欧洲封建君主为了干涉法国大革命而挑起来的。拿破仑刚上台时,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军事干涉,使法国又一次面临封建复辟的危险。因此,拿破仑对外战争最初具有保卫法国革命果实、反对封建复辟的性质。但也应该指出:拿破仑的军事行动,也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掠夺及建立法国在欧洲的霸权的要求。因而拿破仑战争一开始就有了极其错综复杂的性质。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他上台后不久——1800 年春就开始了。拿破仑亲率大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6 月 14 日在马伦哥附近与奥地利军队血战一天,拿破仑军队以少胜多,大破奥军。结果,奥军仓皇退出北意大利。法军乘胜追击,一直打进奥地利境内。1801 年 2 月 9 日,奥地利被迫与法军缔结“留尼维尔和约”,退出了反法同盟。由于失去奥地利这个重要帮手, 英国最后也不得不与法国讲和,1802 年 3 月 25 日,英法订立“亚眠和约”。

但是,英法间的和平只是暂时的,到 1805 年 4 月,英国又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加入同盟的仍是俄国、奥地利及那不勒斯。西班牙在法国的压力下,成为法国的同盟者。这次拿破仑决心征服英国,因为他看到英国是法国的主要对手。他在法国北部的布伦港口集结 16 万大军,又在英吉利海峡的

法国港口集结舰队及 5 万兵力,准备和西班牙的海军配合起来在英国登陆。

但是,法、西联合舰队在 1805 年 10 月 21 日在特拉法加的海上被英国海军大将纳尔逊的舰队击溃,因而登陆英国及征服英国的计划化为泡影。

不过,法军在欧洲大陆上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1805 年法军长驱直入奥地利,11 月 13 日攻下维也纳。接着在 12 月 2 日拿破仑又集中优势兵力在维也纳以北的奥斯特利兹击溃了沙皇和奥皇亲自指挥的俄、奥联军。在这个战役中,俄、奥军死伤及被俘 35,000 人,俄国近卫军全部被歼。奥国被迫求和,于 12 月 26 日缔结“普列斯堡和约”,奥国付出 4000 万法郎的赔款,

并且割让大量土地给法国。1806 年 8 月 6 日,奥国皇帝在拿破仑的压力下, 正式取消他的神圣罗马皇帝的称号。为了巩固自己在德意志的统治,拿破仑在 1806 年建立了所谓“莱茵同盟”,参加者有 16 个德意志国家,后来又有五个德意志国家加入。拿破仑宣布自己为“莱茵同盟”的保护人。

1806 年,法军在意大利南部又征服了那不勒斯。于是第三次反法同盟也土崩瓦解。

1806 年 9 月,英、俄、普参加的第四次反法同盟组成。10 月,战争又起。10 月 14 日发生两个决定性战役——在耶拿和奥尔施塔特,普军遭到惨败,伤亡 22,000 人,被俘 18,000 人。10 月 27 日,法军几乎兵不血刃地

进入柏林。法军继续东进,1807 年 2 月 8 日在普鲁士的艾劳附近与俄军展开

了剧烈的战斗,双方都蒙受惨重的损失:各丧失 22,000 人。同年 6 月 14 日在弗里德兰的战斗中,俄军终于惨败。7 月 7 日,法、俄两国首脑在提尔西特安排了法、俄、普三国的和平谈判。根据“提尔西特和约”,俄国答应退出反法同盟,和英国断交,并且与法国结成同盟共同排斥英货。拿破仑同意俄国在东欧和北欧自由行动。“提尔西特和约”的条件对于普鲁士极为苛刻:它必须割让易北河以西的全部土地(拿破仑把这些土地和附近一些德意志小国合并在一起成立“威斯特发利亚王国”),它的军队必须减到 4 万人,

并且付出 1 亿法郎的战争赔款。普鲁士还被迫让出过去它瓜分波兰得来的土地,由拿破仑在上面建立“华沙大公国”,并且把“华沙大公国”置于法国的驯服的盟国萨克森王国的统治下(实际这个大公国是受制于法国的)。

但是,拿破仑一直没有放弃征服英国的野心。特拉法加海战大败后,法国海军一蹶不振,用武力征服英国已经不可能了。于是拿破仑着手从经济上征服英国的计划。在他看来,英国是工业大国,如果切断英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禁止英国商品进入欧洲,会制英国于死命。1806 年 11 月 21 日,拿破仑在柏林发出一项命令,宣布封锁“不列颠诸岛”,严禁欧洲大陆诸国与英国通商,并且表示要没收一切英国商品及英国商船。为了报复,英国宣布从海上封锁大陆特别是封锁法国港口,并且派军舰在海上截击法国及一切中立国商船。拿破仑又在 1807 年 11 月 23 日和 12 月 17 日颁布米兰法令,法令规定: “一切商船,不管是哪一种,不管是装什么货,假如它来自英国港口,或者来自英国殖民地,或者来自英国军队所占领的国家,或者开往这些地区,一概没收。”

拿破仑严厉执行这些法令,他派两万名关税人员分布在欧洲大陆的边境,并且派军队与警察去协助他们,以便与英国货物的走私作斗争。但是, 英国想尽一切办法把商品运进欧洲大陆。为了防止英国商品从伊比利亚半岛渗进大陆,1807 年 11 月,法军占领了葡萄牙,翌年又侵入西班牙。

1809 年,英国又组织了第五次反法同盟,参加这个同盟的只有英、奥两国。英国之所以如此积极反法,是因为当时英、法矛盾发展到极其尖锐的地步:第一,当时法国已一跃而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霸主,从而破坏了欧洲大陆的均势,这是英国资产阶级所无法容忍的。因为英国的传统政策就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以便由英国控制欧洲。第二,拿破仑征服了欧洲许多国家, 因而法国独占了欧洲市场,而拿破仑的封锁“不列颠诸岛”的政策,更加剧了英法两国在商业上的矛盾。第三,拿破仑的法国与当时的英国都想争夺中东:埃及和叙利亚(均为土耳其所辖)。而且法国也想恢复法国过去在印度所经营的贸易基地。

反法同盟组成后,法、奥重新开仗。最初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最后在瓦格拉姆战役(1809 年 7 月)中,拿破仑的军队取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1809 年 10 月 14 日奥国又一次被迫在维也纳订立和约。依据和约,奥地利拿

出赔款 8500 万法郎,丧失了有 350 万人口的领土。

综观 1800 年到 1809 年的战争,拿破仑军队在欧洲大陆上一直是所向无敌,几次反法同盟都在拿破仑军队的铁蹄践踏下一个接一个地解体了。法国军队接二连三地击溃了在数量上与法军相比占很大优势的俄、普、奥等国的军队,迫使这些国家的封建君主先后俯首求和。到 1809 年为止,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波兰及瑞典诸国都直接间接落到法兰西帝国的统治下,拿破仑成了欧洲的主宰者了。

拿破仑军队在欧洲大陆上之迭次胜利,其原因是很明显的。法国通过 18 世纪末的大革命,已经从封建专制国家发展为先进的资产阶级国家。在这个国家,旧封建枷锁被打碎了,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因此工、农业及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都有了不小的发展,这就为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拿破仑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军事国家机器具有高度的行政效率, 这也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军队的成分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拿破仑的军队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在大革命期间形成的农民小土地所有制,这就使得法国农民深深感到自己的命运与拿破仑政权紧紧联系在一起。穿军装的法国农民是为保卫自己的物质利益而战的,因此他们在战场上表现了很大的主动性和勇敢。拿破仑严格禁止在军队中实行体罚,尊重和维护士兵的荣誉感及自尊心。他还对士兵论功行赏,把在战斗中表现勇敢和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的士兵提拔为军官,甚至破格提升为将军或元帅。这也大大地激发了士兵的积极性。拿破仑继承和发展了大革命期间创造出来的战略战术,不仅善于打运动战,行动敏捷而机动,急速而坚决,而且还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