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旅游经济发展格局一、国际旅游发展的基本格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扩大,被誉为“无烟工业” 的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1950 年世界各国出国旅游者仅 0.25 亿人次,而到1995 年已发展到 5.67 亿人次,45 年中增长了 21.7 倍,年均增长 7.2%。预
计到 2000 年时,将达 6.6 亿人次,也就是说,今后 5 年中还将增加 1 亿人次。国际旅游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各国极大兴趣,各国都着力探索这一新兴产业的客观规律,努力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世界国际旅游业呈现出基本的发展格局,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格局、地域格局、竞争格局、发展质量四个方面。
(一)经济格局
1995 年,全世界旅游收入排在前 40 位的国家和地区,其国际旅游收入
达到 3298.69 亿美元,占当年世界旅游总收入的 88.5%。这 40 个国家和地
区形成了世界旅游市场的主体,其余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占市场份额仅为
11.5%。可以说,这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代表了 90 年代世界旅游业的主流。1995 年,国际旅游收入超过 100 亿美元的国家依次为美国(583.7 亿)、法国(273.2 亿)、意大利(270.7 亿)、西班牙(250.6 亿)、英国(174.7 亿)、奥地利(125.0 亿)、德国(119.2 亿),这七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达到 1797.1 亿美元,约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 48.2%,形成了主体之中的七巨头。从经济角度看,世界旅游市场形成了四个层次的格局:七巨头,占有48%的市场份额;其余高收入国家或地区占有 25%弱的市场份额;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占有 10%的市场份额;广大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占有不足 20
%的市场份额。由此形成的国家或地区平均年旅游外汇收入量表现出:少数国家占有大多数市场,多数国家占有少数市场,这是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的基本格局。
但是,与其他产品市场所不同的是,在旅游市场上,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逐步缩小差距,改变市场格局,最终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由于旅游市场既有初级产品市场的资源性特点,又有成品市场的高附加值特点。因此,经济技术的发达程度只是旅游业发达的重要动因之一,并不是唯一动因。例如德国和日本这两个经济巨人,同时也是世界的主要客源产出国,但却始终是旅游接待中的“矮子”;另一方面,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凭籍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旅游业发展却始终位于世界前列。
(二)地域格局
从区域角度看,以旅游市场的经济格局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欧美为主体的地域格局,而且大部分客流也主要在欧美各国之间相互流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总体走向,在 90 年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1995 年,欧美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分别占世界国际旅游者总数的 59.4%和 19.7%,仍然高居榜首;而东亚太地区仅有 14.8%,非洲地区 3.3%,中东地区 2.0%,南亚地区 0.8%。世界国际旅游仍然高度集中在欧美地区,主要原因在于欧美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中心所在,同时当今世界本区域、邻近区域国际旅游仍然是当前国际旅游业的主流。
但是,也要看到,进入 90 年代后,国际旅游地域格局出现了新的特点,
产生了亚洲兴起、欧洲衰落、美洲平稳、非洲附庸的新趋势。以 1995 年同1960 年相比,欧洲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比重从 72.5%下降到 59.4%,下降了 13.1 个百分点;美洲从 24.1%下降到 19.7%,下降了 4.4 个百分点;而东亚太地区比重则从 1.0%上升到 14.8%,上升了 13.8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0%以上;其它非洲地区上升了 2.2 个百分点,中东地区上升了 1.0
个百分点,南亚地区上升了 0.5 个百分点。这表明东亚太地区正成为跨世纪国际旅游业的重点区域。
(三)竞争格局
上述两类格局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有其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深层内涵的必然性,在短期内也无法根本改变。但是,竞争激烈是 90 年代旅游发展的又一个显著特点。竞争在逐步改变旧格局,竞争本身也形成一种新格局。在竞争中,无论处于何等经济水平,也无论处于何等地理位置的国家, 都在努力发展经济,有些国家成绩喜人,也有的国家在竞争中落伍。竞争态势呈现出如下格局:一是在旅游的竞争中,发达国家并没有停步,在 1995
年高速增长的 10 个国家和地区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就占了 4 个。二是在高
速增长的 10 个国家和地区中,又有 6 个在亚洲,排在前 6 位,亚洲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新领域。三是六个旅游业呈现出负增长的国家中,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说明国际旅游业进入到 90 年代其竞争格局的形成和竞争激烈程度,对各个国家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四)发展质量
竞争不仅意味着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发展质量的提高,竞争的中心点更多地向质量方面倾斜。争取更多的旅游客源,只是一种数量型的目标,而争取客人停留更长的时间,争取使他们在更长的时间内花费更多的钱,才是效益型的目标。这样,对旅游发展也就同步提出质量型的要求,即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扩大消费空间,使经营与服务成为艺术,把巧妙地花钱与巧妙的赚钱结合起来。通常衡量一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可以从很多角度设立指标,如从设备设施水平、管理服务水平、经营开发水平、市场促销水平等方面衡量。但从产出角度看,人均花费水平这一指标可以比较综合性地反映一国旅游发展的总体质量。质量高,则吸引力强,人均花费大。因此,这一指标可以标志各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