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旅游收入乘数效应
(一)旅游收入乘数效应的涵义
旅游收入乘数效应是用来衡量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领域中,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循环周转,给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增值效益和连带促进作用的程度。自本世纪 60 年代以来,旅游业在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并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对其他经济部门和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因此,旅游经济学家把乘数效应概念引入到旅游经济活动的分析之中,从而产生了旅游收入乘数效应的概念。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但它必须靠“有烟工业”——物质生产部门的支持,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旅游者的交通,要依靠飞机和机车制造业,而这些制造业又要依赖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钢铁、铝、铜等工业的发展;旅游者的住宿要依靠建筑业来建造饭店;旅游者的膳食要农业部门提供丰富多样的农副产品;旅游者的购物也要轻工业和手工业提供各种旅游商品。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一系列同旅游相关的间接部门的生产,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正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间接有关的部门发生了影响,增加了有关部门的收入,因而可在经济整体上用旅游收入乘数来衡量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
通常,旅游者的一笔消费支出进入旅游经济运行系统中后,经过多个环
节,使原来的货币基数发挥若干倍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收入,最终使国民总收入成倍增加。例如,旅游者在饭店里食宿,饭店职工从旅游者花费中获得工资,工资的一部分用于饭店职工的生活支出,其生活支出又注入本地经济;而餐厅对食品饮料的进货, 又会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增加,又会促进社会消费品销售量的增加。这种通过旅游者的花费对某一地区的旅游业的货币注入而反映出来的国民收入的变化和经济影响,就是旅游收入乘数效应。
(二)旅游收入乘数的计算
旅游收入乘数效应,可通过计算旅游收入乘数来判定,通常用 K 表示旅游收入乘数,则根据一定的投入增量和收入增量,即可计算旅游收入乘数, 计算公式如下。
K = ΔY
ΔI
其中:K——旅游收入乘数; ΔY——收入增量; ΔI——投入增量。
旅游收入乘数表明了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行业的投入所导致的本地区综合经济效益最终量的增加。但应该指出,乘数效应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前提。因为无论是海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在某旅游目的地的消费都是对旅游行业的投入,当这笔资金流入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中,就会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其他服务性企事业单位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通过社会经济活动的连锁反应,导致社会经济效益的增加。如果把这笔资金的一部分储蓄起来或用于购买进口物资,使资金离开经济运行过程或流失到国外,就会减少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注入和作用,也就是说,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物资倾向愈大,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就愈小。根据以上乘数原理,计算乘数的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
K = 1
或 1 或 1
1- MPC
MPS MPS + MPM
其中:MPC——边际消费倾向; MPS——边际储蓄倾向; MPM——边际进口物资倾向。
上述公式表明: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效应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效应就越小。边际储蓄倾向越大,乘数效应就越小;边际储蓄倾向越小,乘数效应就越大。
例如,某旅游目的地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为 70%,即表示在这个地区的旅游收入中,70%的资金在本地区的经济运行系统中运转,而余下 30%的资金用于储蓄或购买进口物资,或是离开了本地区的经济运行。则:
K = 1
1 - MPC
= 1
1 - 0.7
= 3.3
或 K = 1 MPS
= 1
0.3
= 3.3
即旅游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获得了 3.3 倍于原始收入量的经济效果。如果把 80%的资金投入经济运行中,仅有 10%的资金用于储蓄,10%资金用于购买进口物资。则:
K = 1
1 - MPC
或 K = 1
= 1 = 5
1 − 0.8
= 1 = 5
MPS + MPM
0.1 + 0.1
说明把该笔资金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可获得 5 倍于原始收入量的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