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生行为目标管理应注重的事项
-
目标管理要把客观要求变成个人努力目标,并使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各种需要的机会,例如发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增强责任感, 满足自尊的需要、创造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使目标具有主体的意义。
-
要考虑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与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个性特点相适应。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对学生描述思想与目标、行为控制水平的要求应有区别。
-
确定行为目标应注意“积极性行为目标”与“消极性行为控制目标” 的结合。比如对同一学生:第一周达标要求是“不骂人”,第二周是“语言文明”;对不同学生:A 为“不骂人”,B 为“言辞文雅”。
-
学生行为目标控制的水平一般为“渐进式”,但也有可能是“突变式” 。特别是当一个学生抑制了几个不良习惯或培养了几方面的良好习惯后,与这几个不良习惯的相关的几个、几十个坏习惯可能同时得到抑制,与这几方面的良好习惯相关的其他的习惯可能同时得到发扬,此时学生行业规范养成的水平便可能产生质的飞跃。
-
要为学生创造达标的条件。附
1“我的理想”卡片
附 2“学生行为目标达标”记录表(例)
班 组 班长 组长
班主任
附 3“学生行为目标达标统计“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