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组织情意化

历史教育要完成德育和美育任务,实现其政治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一个重要途径是使教学组织情意化。

教学组织的情意化有多种方法,其基础是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以真挚情感为契机,做到师生进入角色,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感和美感,达到教育目的。

要使历史教学的过程更富有情意性,关键是教师要善于选择“启情点”。启情点,是能启动学生情感的历史材料。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史实,也可以是史实的某个侧面。许多历史事实本身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日黄海大战、日军的南京大屠杀等等,都能自然而强烈地引起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从中受到教育。也有许多历史事实本身比较抽象枯燥,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必须精心寻找启情点,使教学具有浓烈的情意性。祖冲之在圆周率推算方面的贡献就属于比较枯燥的内容,如果只讲他最早把圆周率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 7 位数,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如果设法找出这个枯燥数字后的启情点,教学效果就不同了。这个启情点可以选择为:在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名字叫祖冲之环形山,是国际天文学组织为纪念这位科学家而命名的,祖冲之的杰出贡献之一就是他在世界上第

一次把π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 7 位数。进而再指出,魏晋时代的刘徽用“割

圆术”计算圆周率数值,通过计算圆内接 3072 边形的面积,得出π=3.1416。

祖冲之通过对圆内接 24576 边形的艰苦运算,精确到小数点后 7 位,付出了

巨大的劳动。而这个数值在世界上保持了 1000 多年的领先地位。通过这些启情点,可使一个简单的数字充满情感教育的内涵。

历史教师的角色观念是教学情意化的另一个重要基础。角色观念要求教师按照与角色相应的行为方式去实施自己的角色行为,产生强烈的角色效应,从而产生移情作用。缺乏角色观念的教师总是游离于人物和事件之外, 角色观念强的教师则能始终饱含感情。讲秦始皇,就有一种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气势;讲陈胜,就有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气概;讲屈原,则有“长太息以流涕,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讲诸葛亮,则有“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等等。角色观念要求教师既要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体验历史人物的不同情感,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并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