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提出一系列问题,师生双方以谈话或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是谈话法的明显特点。

在历史教学中,谈话一般是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一起运用的,它对初中低年级学生尤为适宜。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课的类型、结构的不同,谈话法又可分为启发性谈话、概括

性谈话、巩固性谈话。1.启发性谈话。

这种谈话既可用于讲授新课之前,也可用于讲授新课的过程之中。

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依据新旧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前后相序地提出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出新的课题和新的知识,为学生领会新知识作好准备。如有的教师在讲《贞观之治和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课时,先和学生作了如下问题的谈话:隋朝是在哪一年建立的?哪一年灭亡的?为什么隋朝只存在短短的 30 年就灭亡了呢?唐朝是怎样建立的?唐初统治者还敢不敢继续隋朝式的残暴统治?为什么不敢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指出:唐朝初期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调整统治政策、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而出现了唐朝经济繁荣的局面。通过这样的谈话,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导入了新课题,承上启下,因果连环。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某个教学重点,组织一系列问题进行谈话,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具体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在讲授某一内容前,先提出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思考,然后进行谈话。如讲《郑和下西洋》时,可根据教材内容提出这些问题: 郑和下西洋前后共几次?七次下西洋的规模、时间、范围怎样?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生产发展水平?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通过谈话,让学生自己答出郑和下西洋具有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另一种是在讲授完某一内容后,提出若干问题进行谈话。如有位教师在讲完《布尔什维克党对武装起义的准备》后,就下列问题和学生进行了谈话: 布尔什维克党 8 月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和 10 月 23 日的中央会议所通过的决议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六大”时不能决定立即发动起义呢?10 月中央会议决定在“最近期间”举行起义的主要根据是什么?起义时机是什么时候成熟的?标志是什么?起义时机成熟后,布尔什维克党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通过谈话,使问题层层深化,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思索,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和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1. 概括性谈话。

当学生学完某一章节或某一问题,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知识基础后,可以进行综合的概括性谈话,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综合、比较、对比,最后概括

得出比较完整的结论或形成比较完整的概念。

概括性谈话通常用于新课结束之前,或用于专门的复习课内的某一专题。一般是概括章节主要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谈话,师生共同归纳教学要点,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1. 巩固性谈话。

巩固性谈话主要是在讲完新课后,为了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已学的新知识,及时了解教学效果的一种谈话方法。它也可用于讲授新课之前的检查、复习旧知识,或在讲授新课过程中对有关旧知识作必要的联系复习,或在单元系统复习时运用。在谈话中,学生如能顺利答出所提问题,表明他们已巩固和掌握了所学知识。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下列三点:

第一,要善于把握谈话的进程,作好周密的准备,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即使临时发问,也应紧紧围绕目的要求,抓住主要问题。

第二,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难易适度。对问题的大小、内容的深浅,应有合理安排,一般把范围小的、容易的问题放在前面,大的、较难的问题放在中间或后面。这样,一则可以避免在谈话一开始出现冷场,另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他们参加谈话的兴趣。

第三,要面对全班学生开展谈话活动,不能只是教师与个别被提问学生之间的事。对提问的对象,教师应该心中有数,但问题必须是向全体学生提出,并让学生思考片刻后,再指名某个学生作答。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十分讲究谈话的用语,注意启发诱导。如“谁来给我们讲一讲”、“哪位同学来回答我们的问题”、“大家再想想看”、“他回答得对吗”、“谁还有补充” 等等。这就暗示学生这是我们共同的谈话,并不是某个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单独谈话,而且语言亲切,气氛融洽,也会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紧张心理。如果有的学生经过启发后仍然答不上来,教师应及时让其他学生继续回答,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能防止其他学生出现与己无关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