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现代的历史教育

“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从此,历史学的研究和教育也开始发生了重大的质的变化,唯物史观渐渐代替了社会进化论,开始了对封建史学更为彻底的荡涤。

毛泽东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他在 1938 年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号召“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他批评说:“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①毛泽东的主张和意见对历史教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1944 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规定了各中学、师范 3 年(6 学期)的教学科目和上课时间,其中“史地”列入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设,每周 3 小时。第一学期教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第二学期教近百年中国史,着重“五四”以后的现代史,外国史仅于两学期中取必要者教授,教科书由专人编撰。

解放战争时期,为培养大批各种知识分子,以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解放区各类学校都对原有课程加以调整或改革,采用了新的政治、常识、国文、中国近代史教材。这时期,历史教学在进行历史唯物史观教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争取了大批知识分子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

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教学内容变化了,教学方法也必须相应变化。1929 年 12 月,毛泽东就曾提出“十大教授法”。中共中央政治局 1941 年 12

月 17 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指出:“学生的是否真的领会(理解、认识、懂得),是以学生的是否善于应用为标准。这里所说的应用,是指用马列主义精神与方法去分析中国历史与当前的具体问题,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使学生养成这种应用的习惯,以便在他们出校后善于应用马列主义的精神与方法去分析问题与指导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应坚决采取自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式,以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自动性与创造性,而坚决废止注入式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历史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40 多年的历史教育工作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它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49 年到 1952 年。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一任务要求,历史教育出现了较大变动。在课程设置上,规定从初一到高三普遍设中外历史课,高中二年级增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每周 3 课时。因为还来不及编写新教材,暂时选用了一些基本上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历史书籍,或是老解放区的历史课本,如初一

① 《毛译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66 年版,第 755 页。

就是选用老解放区叶蠖生编的《中国历史课本》,高一选用的是范文澜编的

《中国通史简编》的节录本。这些暂用教科书虽有头绪多、过于抽象等缺点, 但与旧教材相比,却有本质的区别:①它以科学的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史观和爱国主义教育;②引导学生从社会发展规律中,认识社会主义一定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真理。这一阶段还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加紧对新师资的培训,另一方面对原有的历史教师进行马列主义的再教育。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为进一步改进历史教育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 1953 年到 1957 年。

这一阶段调整了课程设置,加强了教学的计划性,编出了新的历史教科书,也开始重视历史教学法的研究。

1953 年,确定初一、初二(上)学世界古代史,初二(下)和初三学中国古代史,高一学世界近代史,高二(上)学苏联现代史,高二(下)和高三学中国近现代史。这样安排的不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到 1955 年改为:初一学中国古代史,初二学中国近现代史,初三学世界历史,高一学世界近现代史,高二学中国古代史,高三学中国近现代史。这一阶段仍然是每周 3 课时。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历史知识的完整性、延续性,也兼顾到了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的需要。高二、高三再学一遍中国史, 这是符合中国人应该多了解中国历史的需要的。

根据毛泽东的“所谓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精神,中央教育部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着手编写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经过 3 年的筹备,在 1956 年开始在全国使用新的教学大纲、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高中现代史教学大纲和教材到 1958 年春才出版)。这套教学用书在思想性、科学性和编写方法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在当时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的大背景下,我国翻译出版了一批原苏联的历史教学法专著与论文,这对中国的历史教学法研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科先后开设了历史教学法的课程。

第三个阶段从 1958 年到 1966 年。

这一阶段的历史教育,在极左思潮冲击下,受到了很大的摧残。在所谓“打倒帝王将相、打破王朝体系”和“厚今薄古”的口号声中,教学内容遭到了无理的“砍、换、补”,古今中外历史比例严重失调。更有甚者,有的以冶炼史、植棉史、阶级斗争史代替通史。在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学生为主, 抹煞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所谓辩论课、访问“四老”(老干部、老红军、老工人、老贫农)来代替课堂教学。

1960 年,教育战线着手纠正“左”的偏差,明确指出学校工作应以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为时不久,一股教育必须“彻底改革”的浪潮再度兴起。在学制要缩短,课程、教

材要精简的呼声中,历史教育的地位每况愈下。每周课时先前已由 3 节改为

2 节,这时又进一步削减。如 1965 年确定初二学中国古代史,初三学中国近

现代史,每周都为 2 课时;高三学中国现代史,每周 1 课时。世界历史的内容全部被砍掉了。

第四个阶段从 1966 年到 1976 年,即十年动乱时期。

这一阶段在极左路线指导下,教育事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历史教育被摧残得更为严重,一张“封、资、修”的封条,迫使全部历史课停止开设。后来虽逐步恢复,但其内容已遭阉割。教师被迫讲述儒法斗争史、农民战争史。教学方法上则否定课堂教学,把“开门办学”当成唯一的教学途径。

从 1958 年到 1976 年近 20 年的时间里,历史教育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这不仅是历史教育本身的灾难,更是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的灾难,他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或者是空白,或者是被歪曲了的。

第五阶段从 1976 年到现在。

这一阶段是中学历史教育开始空前繁荣活跃的时期。

1978 年国家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同时出版了全国通用的中学历史教材(试用本)和教学参考书。这套教学用书促使中学历史教育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但长期以来的“左”的影响尚未得到彻底清除。这时的教学计划与 1963

年相比也略有变化,初一学中国古代史,每周 3 节,初二学中国近现代史,

每周 2 节,高一学世界史,每周 3 节。

1981 年 6 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11 月,修订出版了新的历史教科书。

但是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30 多年来,我国历史教材几经改写,基本上是在第一、二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除个别史实和史观随史学界研究的深入而有所变化外,从内容到形式并无多大变化。这种现象一直到 1991 年才开始有所突破,中学历史教师多年盼望的一纲多本的局面终于出现了。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浙江等地都编写了新的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各地的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即力求能符合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当然,这些教材还有一个不断修订与提高的过程。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与浙江等地还分别编写了《社会》教材,它包容了历史、地理、政治几门学科。

一纲多本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对历史教材的研究,各地都发表了不少文章来探讨教材的编写问题,并组织了新教材的试教与讨论,设立了有关的研讨班。

中学历史教育的另一个新气象,就是对历史教学过程的探讨研究空前活跃。1982 年秋,《历史教学问题》杂志提出了“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的专题讨论,历时一年多,引起了全国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兴趣。这

次讨论发动面之广、时间之长可以说都是空前的。

在这个时期还成立了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各地又纷纷成立了地方研究会,每年都确定专题进行讨论。它推动了历史教学理论的研究,也推动了身在第一线的历史教师的实践,不仅出现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及专著,还出现了一些教学流派。如图示历史教学法就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流派。1984 年在大庆召开了全国性的图示教学法研讨会,会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论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也搜集了不同风格的图示集册出版。又如历史美育,这是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一个新的课题,大约在 80 年代就有学者与教师涉足于此,开始探讨与研究。我们认为,把美感教育列为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个提法十分必要,至于如何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论尚有待大家努力。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怎样才算是一节好的历史课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