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教学目标的分类体系构架

编制历史教学目标,既要遵循上述原理,更要结合教学实践,这样才能发挥目标的预期功效与作用。为此,对于目标的体系构架和目标的成果描述,就成为整个编制过程中需要具体探讨、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的设想及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有三种分类体系构架。

  1. “三三制”双向分类体系构架。

在历史知识分类上,分为史实知识、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三类,在掌握水平分类上,分为知道、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其分类表如下:

知识分类水平分类 史实知识 理论知识

技能知识

知 道

理 解应 用

这种构架的基本特征是,每一项要求教师和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均能在双向表中找到确定的位置;每一种分类都是累积性的;总的教学目标可分解为一种连续的表格序列,序列的单位可以是一章、一节,也可按课时分出; 在知识或水平上没有限制性要求,只需变化填写内容便能适应不同年级教学的需要,当规定了内容后,它就有了明确的教学与学习对象。

这种构架简单明了,对初次接触目标分类者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实施。它的不足之处是分类略粗一些,使有些要求无法明确体现,可能会造成教学和测量上的不一致。

  1. “六六制”双向分类体系构架。

这种构架是在“三三制”构架基础上,对知识和水平的三个分类项目再分别列出两类具体要求,以使目标分类更为严格和精确。其分类表如下:

知识分类 史实知识 理论知识 技能知识 水平分类 表象的 规律的 原理的 观点的 整理的 构思的

这种构架的特征和“三三制”构架基本相同。由于其在分类上更能明确体现具体要求,因此在保持教学和测量的一致性方面必将优于“三三制”, 在评价品质方面也将会好于“三三制”。当然,它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适应的过程,可以先在普及第一种分类构架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向第二种构架过渡,以不断提高教学和评价水平。

  1. “六级制”双向分类体系构架。

所谓“六级制”,是指按掌握水平(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水平,其中的每一级均直接分列具体知识内容,不再单独进行知识分类。其分类表如下:

这种构架的意图在于体现能力由低到高递增的不同层次,与前两种构架具有基本类同的特征。不过,在具体执行时,可能会因缺少明确的知识分类要求,以及受到目前的水平限制,造成特定学科目标的变异,不利于保持教学和测量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