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最终真相吗

科学,而非哲学,是真理的最终仲裁者,这是美国当代哲学家W.V.O.奎因所持观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W.V.O.奎因从未在科学领域涉足过。

有最终真相吗 - 图1 位于伦敦红狮广场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半身像

奎因完全不需要这样做,因为他的话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精神。在1952年《画报》(Illustrated)杂志约稿的一篇名为“有上帝吗?”的文章(并未出版)中,伯特兰·罗素为一个相近观点提供了鲜活的例子:

“如果我说在地球和火星之间,有一个瓷质茶壶也绕着太阳在椭圆形轨道上转,那么没有人能够拿出证据来反驳,进而,我又谨慎地补充说,茶壶太小了,使用最先进的望远镜也无法观测到。

“但是,如果继续这个话题,既然我的观点不能被反驳,那么人们就有理由去怀疑这个极端推测,我就会被认为是在胡说八道。

“然而,倘若这个茶壶在古籍中有过记载,并被当作真理每个礼拜天在教堂广泛传播,逐渐进入校园里孩子们的脑海,此时对于该观点持迟疑态度,将被视为古怪的标志。在启蒙时期,怀疑论者会受到精神科医生的关注,更早的时候或许就是被审讯。”

罗素和奎因反映的不过是一种保守观点,即“知识是如何运作的”,对稳定的进展采取一种舒服的假设,这一观点在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的作品中有所总结——如果你确实想知道他的全名,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是伊西多尔·马里·奥古斯特·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孔德。

孔德被称为“实证主义之父”,他将自己理解的宗教——他重新提出了宗教是为人类服务的观点——以及他所设计的社会蓝图,一并写入了《实证哲学教程》(1892)一书中。

有最终真相吗 - 图2 这是对“宇宙茶壶”理论的形象图释。 有最终真相吗 - 图3 孔德认为,人类思维的发展经历了某些特定阶段,就像制造汽车一样。

在书中,孔德认为人类思想是稳步发展的,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从本质上讲都属于精神层面,但孔德仍然将之视为对人类历史的反射。神学阶段是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人们开始探究“事物本质属性”,存在的根本原因被解释为神灵或者上帝。孔德认为,哲学家被禁锢在这个阶段,执着追求关于存在的问题。

好的方面是,孔德认为,在工业社会,许多人进入其所称的“形而上”阶段。这涉及抽象理论,虽然仍然有对潜在的道德价值的向往。

当人类把自己限定于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逻辑推论时,便达到了最后一个阶段,这就是所谓科学阶段(或者说实证阶段)。

“我们中间的每个人目前都是有意识的主体,倘若回顾自身成长,孩童时期可以说是空想家,青年时期是玄学家,成年后便是自然哲学家。”

无须困惑,这里说的“自然哲学家”并不是说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擅长哲学,而是研究自然的科学家。

埃米尔·杜尔凯姆(1858—1917)在孔德死后一年出生,他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他认同人类社会有某种程度的进化,将之视为以牺牲集体生活为代价,增强个人主义的一种趋势。

对这一现状的解释是,经济是驱动力——劳动分工需要社会分成不同部分,还有信仰和价值观的多样化。尽管如此,杜尔凯姆坚持认为,社会的存在必然会使人们产生一个共同的愿景,而这一愿景是由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创造出来的。

有最终真相吗 - 图4 孔德认为,在最后阶段,人类思想只能来自直接的科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