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真理

对哲学家来说,“真理”(truth)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概念。19世纪末,尼采曾经说“没有事实,只有解释”,表达出透视主义的真理观。受到文化和语境的限制,不可能有真正的“真实”(true),这已经成为主流的哲学文化基因。因而,我们必须先从关于真理的问题开始。

何为真理 - 图1 希腊雅典科学院的柏拉图雕像

柏拉图(在《智者》中)说,如果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就是真实的,这被称为“真理符合论”;而“真理融贯论”是说,只有符合其他框架时,才是真实的,如一个“真实”的数学命题。当然,几个世纪以来,柏拉图的定义毫无用处,但也没有得到改进。如果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稍微不同的形式来表述问题,按事物原貌描述事物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19世纪,美国思想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了一种方法,即一个事物是有用的,它就是真的,这是一种实用主义方法,它确实被称为“实用主义”——即便是我们当中大多数持相对主义观点的人,也会对这理解真理的框架

何为真理 - 图2

如果用真理符合论来理解真理的概念,真理就是关于事实的——事实是什么,事实不是什么。它是关于对我们所处世界的人性、自然、事物和关系的理解。

而真理融贯论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方法。在这里,真理从人类对世界的主张开始,建立在概念分析、语言、实践技能或专业知识之上。真理符合论满足于找到真理的一小块(例如,“我思故我在”),而真理融贯论则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一个终极现实的完整愿景。

就常识和共识而言,在实用主义方法中,真理仅是人类的另一种建构,是一种发明,甚至是一种经验法则,其唯一正当性便是作为行动指南的有用性。

何为真理 - 图3 莫罕达斯·甘地理解真理的矛盾本质。

种做法感到不安。

如今,真理有时似乎戴上了手铐,被带到一个有软壁的牢房里,在那里遭到嘲笑,或者至少被限制在某种特定的、明确的情况下。

把真理视为启蒙、洞察和智慧的观点已经消失,转而由宗教承担这些高贵的使命。在目前看来,它并非在哪里都受到欢迎,其价值看起来是暂时的。

在历史、科学、语言和文化范畴中,真理都在发生变化。有研究揭示新的事实,而这些事实有待验证,当更多的新研究创造新事实时,旧的研究结果就有可能被修订,与新的研究结果一起被争论。真理具有强权性质,因而不受欢迎:真理不能被否定。“真正”的事实被强加于这个世界。

就像真理可以解放和启蒙世人一样,真理也可以被限制,轻易地被限制。哲学家莫罕达斯·甘地是20世纪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他在《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中写道:

“真理的追寻者应该比尘埃更谦卑。世界把尘埃压在脚下,而真理的追寻者应该让自己谦卑到尘埃也可以把他们压碎。

“只有做到这样,他们才可能得到真理的一瞥。”

真理体系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真理体系,政治上的真理;也就是说,它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力是真实的。杰出的知识分子通常是作家:作为一个具有普世意识的自由主体,他与那些为国家服务的技术人员、行政官员和教师等知识分子形成对比。从每个个体的独立行为为政治基础服务开始,写作作为知识分子的神圣属性就消失了。写作在不同形式的知识之间建立横向联系,并在政治化的焦点之间转化。地方法官和精神科医生、全科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实验室技术人员和社会学家已经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或者通过相互交流和支持,参与到知识分子政治化的全球进程中来。”

米歇尔·福柯《真理与权力》(1984)

何为真理 - 图4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