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之路

巴门尼德开创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先河——提出尖锐的问题,然后寻找答案,探索其中的定义——这种哲学传统后来因柏拉图而出名。柏拉图的演绎推理被誉为新时代的开端,成为其后期论著的重要基础。

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初埃利亚的巴门尼德,试图用长篇散文诗来阐释其哲学思想,后人将之称为《论自然》。然而,这首诗的最贴切主题则是“真理之路”。

这首诗的重要哲学价值在于,它是第一个代表西方长期持续的哲学争论传统的例子。在诗中,巴门尼德将“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进行了对比,前者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到达永恒不变的宇宙,后者显然比前者差得多,体现传统东方哲学中的循环变化观点,从光明到黑暗,冷热相互转换。

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可以这样理解:对巴门尼德来说,真理是“必须存在,不可能不存在”的。

这个真理即指存在的完整性,而他将现实描述为“永不动摇的真理之心”。

真理之路 - 图1 拉斐尔在16世纪创作的壁画《雅典学院》,画中有许多学者和哲学家,包括站立的身着黄色衣服的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的诗歌 关于真理的片段2

来,让我告诉你

你们要听话,带它出去

这是可以想到的两种方法

第一个,也就是

它是

可能是任何东西,

是信念的方式

真理与之相伴

另一个,也就是

它不是

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的

我告诉你,那是完全不值得信任的方式

因为你知道

那是不可能的

它不是

真理之路 - 图2